[发明专利]一种萘醌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9358.8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6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马勤阁;魏荣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C46/10 | 分类号: | C07C46/10;C07C50/32;A61P1/16 |
代理公司: | 11249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钟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47306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萘醌类化合物 肝保护 山葡萄 可用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萘醌类化合物。该萘醌类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9H22O3,结构式为:该萘醌类化合物是首次从山葡萄中得到,其具有显著的肝保护活性,可用于制备肝保护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萘醌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为是葡萄科葡萄属植物的果实。山葡萄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资源非常丰富。山葡萄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在我国广泛使用,具有祛风湿、利尿、消炎、止血等作用。现代文献报道,山葡萄能够治疗风湿痹痛,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并具有抗衰老、抗氧化等作用。对山葡萄进行成分提取及分离纯化,寻找其活性成分及新的药理活性,可以更好地利用山葡萄丰富的植物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从山葡萄中提取分离出一种新的萘醌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肝保护的活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萘醌类化合物,所述萘醌类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9H22O3,结构式如下:
上述萘醌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山葡萄用乙醇水溶液提取,提取液浓缩,得到山葡萄总稠膏;
(2)将步骤(1)得到的山葡萄总稠膏上大孔吸附树脂柱,用乙醇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
(3)将步骤(2)洗脱得到的馏分上硅胶柱,用氯仿-甲醇进行梯度洗脱;
(4)将步骤(3)洗脱得到的馏分上硅胶柱,用石油醚-丙酮进行梯度洗脱;
(5)将步骤(4)洗脱得到的馏分上半制备液相C18柱,用乙腈水溶液洗脱,波长210nm;
(6)将步骤(5)洗脱得到的馏分上葡聚糖凝胶柱,用甲醇水溶液洗脱,得到所述的萘醌类化合物。
优选地,步骤(1)中,用浓度为60~80vt%的乙醇水溶液提取山葡萄。
利用生物活性指导分离的方法,可采用MTT法检测在上述各柱分离过程中洗脱得到的馏分对肝星状细胞HSC-T6的抑制活性,从而对洗脱液进行筛选收集。
优选地,步骤(2)梯度洗脱时,乙醇水溶液的浓度由20vt%梯度变化至95vt%,优选地,乙醇水溶液的浓度梯度变化为20vt%→40vt%→60vt%→95vt%,收集乙醇水溶液浓度为60vt%时的馏分。
优选地,步骤(3)梯度洗脱时,氯仿-甲醇的体积比由10:1梯度变化至6:1,优选地,氯仿-甲醇的体积比梯度变化为10:1→8:1→6:1,收集氯仿-甲醇的体积比为8:1时的馏分。
优选地,步骤(4)梯度洗脱时,石油醚-丙酮的体积比由8:1梯度变化至4:1,优选地,石油醚-丙酮的体积比梯度变化为8:1→6:1→4:1,收集石油醚-丙酮的体积比为6:1时的馏分。
优选地,步骤(5)所述乙腈水溶液的浓度为85-90vt%,步骤(6)所述甲醇水溶液的浓度为95vt%。
优选地,步骤(3)所述硅胶柱采用100-200目的硅胶;和/或步骤(4)所述硅胶柱采用200-300目的硅胶;和/或步骤(6)所述葡聚糖凝胶柱为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
上萘醌类化合物在制备肝保护药物中的应用,如在制备抗肝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师范学院,未经南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93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膨润土生产的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烧烤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