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下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0279.0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8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豊田和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2D25/20;B62D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夏云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部 凹陷部 托架 电池保持器 容纳 车辆下部结构 第二凸缘 第一凸缘 内壁表面 侧表面 附接 电池 电池安装 间隔件 填充 | ||
一种车辆下部结构,包括:面板,容纳凹陷部布置在所述面板中;电池保持器,其附接至所述容纳凹陷部的底表面;以及电池,其附接至所述电池保持器。所述电池包括第一凸缘部和第二凸缘部。所述电池保持器包括:托架,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托架上;第一夹持部,其使所述第一凸缘部置于所述托架和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以及第二夹持部,其使所述第二凸缘部置于所述托架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填充在第一侧表面和所述容纳凹陷部的内壁表面之间的空间中的间隔件布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容纳凹陷部的所述内壁表面之间并且布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上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下部结构。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16-137853号(JP 2016-137853 A)公开了一种车辆下部结构,其中如图7中图示出的,电池120固定在电池保持器110上。电池120的电池主体121具有四边形箱的形状。第一凸缘部122a从电池主体121的前侧表面121a的下边缘向前突出。第二凸缘部122b从电池主体121的后侧表面121b的下边缘向后突出。
电池保持器110设置有安装了电池120的板状托架111。弯曲成使得其末端指向后方的前侧夹持部112从托架111的前边缘向上突出。前侧夹持部112具有与电池120的第一凸缘部122a的上表面抵接的末端部。电池120的第一凸缘部122a由前侧夹持部112和托架111夹持。后侧夹持部130通过螺栓B附接到托架111。后侧夹持部130的抵接部134抵接电池120的第二凸缘部122b的上表面。电池120的第二凸缘部122b由后侧夹持部130的抵接部134和托架111夹持。
发明内容
JP 2016-137853 A中公开的车辆下部结构中的电池120在车辆与车辆前方的障碍物碰撞或车辆突然停止时可能通过惯性而向前移动。此时,如图8中图示出的,通过将第一凸缘部122a和前侧夹持部112彼此抵接的部分用作支点,提升电池120的后侧部分的力矩作用在电池120上。因此,一旦大的惯性力起作用,则电池120的第二凸缘部122b和后侧夹持部130可能彼此分离,并且电池120可能被从电池保持器110移除。
相同的情况可能发生在电池的凸缘部通过夹持件以及JP 2016-137853 A中公开车辆下部结构进行固定的任意附接结构中。另外,根据夹持部和凸缘部布置的方向,相同的情况不仅可能发生在大的惯性力作用在车辆的前侧的情况下,而且还发生在例如大的惯性力作用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情况下。
本发明的方案涉及一种车辆下部结构,其包括:面板,向车辆的下侧凹陷的容纳凹陷部布置在所述面板中;电池保持器,其附接至所述容纳凹陷部的底表面;以及电池,其附接至所述电池保持器。所述电池包括四边形箱状电池主体、第一凸缘部和第二凸缘部,所述第一凸缘部从第一侧表面向外突出并且沿着所述第一侧表面的下边缘延伸,所述第一侧表面为所述电池主体的四个侧表面中的一个,并且所述第二凸缘部从所述电池主体的第二侧表面向外突出并且沿着所述第二侧表面的下边缘延伸,所述第二侧表面在与所述电池主体的所述第一侧表面相反的一侧。所述电池保持器包括安装了所述电池的托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抵接所述第一凸缘部的上表面并且使所述第一凸缘部置于所述托架和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二夹持部抵接所述第二凸缘部的上表面并且使所述第二凸缘部置于所述托架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间隔件填充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容纳凹陷部的内壁表面之间的空间中,所述间隔件布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容纳凹陷部的所述内壁表面之间并且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该方案,所述电池的所述第一侧表面抵接所述间隔件,并且在所述电池准备移动到所述第一夹持部侧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所述电池的向所述第一夹持部侧越过所述间隔件的运动。于是,能够抑制电池向第一夹持部侧的过度运动、电池的第二凸缘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的接合范围的减小,以及电池的第二凸缘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的接合的释放的可能性的增加。即便电池的第二凸缘部侧被惯性力提升,也能够抑制电池的过度倾斜,这是因为电池的第一侧表面抵接间隔件。于是,电池不被从电池保持器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02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身的电池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池快换联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