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AR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9571.0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3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白鹤群;徐德著;戴恒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3/16;G06F3/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处理 方法 以及 ar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AR设备,用于通过声学方法获取AR设备所处环境的布局结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将预存的第一数字信号经数模变换后得到测试模拟信号,并控制AR设备上的扬声器播放该测试模拟信号对应的声波;之后通过AR设备上的麦克风获取声波经传播后的反馈声波对应的反馈模拟信号,并将反馈模拟信号经模数变换得到第二数字信号;最后根据第一数字信号以及第二数字信号确定声波的传播距离,并进一步根据传播距离确定AR设备所处环境的布局结构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AR设备仅利用AR设备上的扬声器和麦克风得到布局结构信息,不依赖室内光线的强弱和视觉的大小,使用场景广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增强现实(英文缩写:AR,英文全称:Augmented Reality)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AR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关于AR领域的研究非常广泛。AR设备除了要接收现实世界的信息,还需要模拟AR的音视频体验。例如图1的远程会议应用场景,从佩戴AR设备的用户I角度看(用户I位于人物E的正对面,图1中未示出),只有人物A是真实与会者,其余人物B至H均为远程虚拟与会者。此外,用户I不仅可以通过佩戴的AR设备看到远程虚拟与会者B至H,当B至H中的任意一人发言时,AR设备还可以模拟发言者的声音从对应方位传播过来并经过会议室的桌面、墙面等AR设备所处环境的实体反射后的效果,之后通过逼真的音频渲染技术对现实或虚拟环境的混响效果进行渲染,以使佩戴AR设备的用户I进一步增加真实感。
AR设备模拟虚拟场景的声音传播就需要知道AR设备所处环境的布局结构信息,之后才能根据获取到的布局结构信息进行房间建模,得到房间几何结构后才能通过音频渲染技术对虚拟音频进行渲染。目前AR设备获取这些布局结构信息需要与视觉传感器配合,通过使用视觉传感器(例如深度摄像机、多摄像机)对房间进行扫描得到。
AR设备通过使用视觉传感器进行扫描会受限于室内光线条件和传感器的视角宽度。例如,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无法获得准确的环境的布局结构信息;且由于视觉传感器的视角有限,导致获取的环境的布局结构信息也不全面。例如,对角落或头顶等视觉死角无法获取足够的视觉数据进行房间建模,从而遗漏天花板,地板、角落等。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AR设备,用于通过声学方法获取AR设备所处环境的布局结构信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AR设备,该AR设备包括扬声器以及麦克风,该方法可以包括:
将预存的第一数字信号经数模变换后得到测试模拟信号,该第一数字信号可以是一个声学测试信号,AR设备将预存的第一数字信号经过数模变换后,得到测试模拟信号,该测试模拟信号可以是音频信号,之后AR设备控制扬声器播放该测试模拟信号对应的声波。AR设备通过扬声器播放的声波在AR设备所处的环境内(如家里、会议室等)进行传播,最终达到位于AR设备上的麦克风,并通过该麦克风获取到声波经传播后的反馈声波对应的反馈模拟信号,AR设备通过麦克风获取到反馈模拟信号之后,将该反馈模拟信号进行模数变换,即得到第二数字信号,并进一步根据第一数字信号以及第二数字信号确定扬声器播放的声波的传播距离,最后根据传播距离确定AR设备所处环境的布局结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AR设备上的扬声器以及麦克风获取到数字信号,并进一步对获取的数字信号进行相应的运算,通过声学的方法确定AR设备所处环境的布局结构信息,不依赖室内光线的强弱和视觉的大小,使用场景广泛。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数字信号以及第二数字信号确定该声波的传播距离可以包括:
根据第一数字信号以及第二数字信号确定扬声器所播放的声波的传播时长,再根据声音的在空气中的传播公式进行计算得到声波的传播距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获取声波的传播距离的方式,丰富了AR设备获取声波传播距离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95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目标跟踪硬件实现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执行人脸识别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