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社区筛查方案的评估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068387.4 | 申请日: | 2017-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4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 发明(设计)人: | 于路;常耀斌;王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6H50/30 | 分类号: | G16H50/30;G16H50/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朱佳 |
| 地址: | 10003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筛查 目标社区 社区 评估模型 评估指标 评估 关联关系 评估结果 大数据 合理性 预设 期望 优化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技术,公开了一种社区筛查方案的评估方法及装置。用以迅速准确地确定各个慢病社区的筛查方案的合理性。该方法为:先基于目标社区对应的筛查方案包含的各项社区特征,获得所述目标社区对应的评估指标,然后采用预设的评估模型,获得所述目标社区的筛查方案的评估结果,其中,所述评估模型用于描述多个评估指标的取值组合与筛查方案的评估值之间的关联关系,这样,可以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各个目标社区的筛查方案的优劣,以便及时调整筛查方案中的各项社区特征,令筛查方案在执行过程中达到期望的筛查效果,从而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有效提高了筛查效率,也便于后续有针对性地优化筛查方案,保证了筛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社区筛查方案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且年轻化的趋势。据卫生部数据,截至2012年,我国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至少半数慢病患者没有得到及时合理诊治,因慢病死亡占我国居民死亡总数的比例已经上升至85%;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慢性病防治的有效方法,社区筛查是慢性病早发现的重要渠道。
慢性病社区筛查的目的是尽早发现疑似患者,以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目的。因此,希望尽可能多的居民参加筛查,筛查后呈阳性的居民都到医院就诊,并得到有效治疗。
但是,在实际的筛查工作中,均是在采集到各个社区居民的体征指标(如,血压、体重、体脂等等)和社会学特征指标(如,年龄构成、文化水平、收入状况等等)之后,采用人工方式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各个社区的不同类型的居民的患病及治疗情况,便于后续进一步观察。然而,这些操作均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筛查效率较低,且对于执行筛查操作的机构(如,医院)的经营十分不利,从而降低筛查工作的执行积极性,影响筛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有鉴于此,如何迅速地确定一个慢病社区的筛查方案是否高效,以便后续进行优化调整,便是当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慢病社区筛查方案的评估方法,用以迅速准确地确定各个慢病社区的筛查方案的合理性,便于后续制定相适应的优化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社区筛查方案的评估方法,包括:
确定对应目标社区预设的筛查方案,以及该筛查方案包含的各项社区特征;
基于获得的各个社区特征,采用预设的评估指标预测模型,获得所述目标社区对应的评估指标,其中,评估指标预测模型用于描述社区特征和评估指标之间的线性关联关系;
基于获得的评估指标,采用预设的评估模型,获得所述目标社区的筛查方案的评估结果,其中,所述评估模型是采用基于海量样本数据训练获得的,用于描述多个评估指标的取值组合与筛查方案的评估值之间的关联关系。
可选的,确定对应目标社区预设的筛查方案之前,设置所述评估模型,具体包括:
对获得的海量样本数据中每一种类型的评估指标分别进行聚类,分别确定每一种类型的评估指标对应的至少一个隶属中心,其中,一条样本数据中包含了至少一个评估指标与相应的评估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一个隶属中心对应一模糊子区间;
分别针对每一条样本数据包含的每一个评估指标执行以下操作:确定一个评估指标相对于相应类型的每一个隶属中心中的隶属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83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临床诊疗输出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健康管理装置、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