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牛源性成分检测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7790.5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0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兰天恩;仝伟建;许敬东;祖新;杨晓楠;段鹏;郭渊清;吴礼娥;李羽翡;郭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天恩;仝伟建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3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牛源性 成分 检测 试剂盒 | ||
本发明是检测用品领域内的牛源性成分检测试剂盒,由引物组合和膜芯片组成,其特征在于引物组合为4重PCR引物组合,各对引物为黄牛D‑loop、水牛D‑loop、牦牛D‑loop和内源基因序列16S rRNA,膜芯片为顺序固定在支持膜表面的4组探针序列和一组阳性对照探针序列,分别为黄牛D‑loop探针、水牛D‑loop探针、牦牛D‑loop、16S rRNA探针和Positive探针,引物组合中有非对称PCR扩增引物,为5’端带生物素标志(biotin)的引物。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费时费力成本高的缺陷,提供的牛源性成分检测试剂盒操作简单,快速灵敏,检测通量大,检测结果可视化,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牛源性成分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已经成为我国主要肉类食品之一。2000年至2016年,国内牛肉消费量从510.2万吨增长至759万吨左右,中国也成为了世界第三大牛肉消费国。我国产的牛主要有黄牛、水牛和牦牛等三种,黄牛产于全国各地,主要是平原地区;水牛产于我国南方,主要是江南地区;牦牛产于西北高原地区,主要是青藏高原地区。其中牦牛以其生长于高寒、无任何污染环境,属于独特的半野生半原始动物,营养价值和市场价值也相对较高。近年来,食品及加工产品经常出现掺假现象,尤其是牦牛肉制品中,经常被曝光用猪肉或者黄牛肉冒充,涉嫌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和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所以,建立一套鉴定三种牛源性成分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基于核酸的检测方法是目前最普遍、最准确的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技术,检测方法主要包括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和基于分子杂交的基因芯片技术。目前仍以PCR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其常用的技术方法包括普通定性PCR、巢式PCR、多重PCR、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普通定性PCR方法检测效率低,尤其检测多基因对象时更加费时费力;巢式PCR虽然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但同样存在检测效率的问题;多重PCR方法可以在一个反应中同时检测多个基因,但常规的电泳检测结果很难判断,容易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高,但其成本高,并且需要特殊检测仪器。基因芯片也是常用的肉类产品检测技术,目前一般采用玻璃片作为固相支持物,实验过程需要相应的点样仪和芯片识读仪,同样成本较高。因此研发一种快速、方便、灵敏、廉价、可视化和高通量的检测方法将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费时费力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快速灵敏,检测通量大,检测结果可视化,成本低廉的牛源性成分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牛源性成分检测试剂盒由引物组合和膜芯片组成,其特征在于引物组合为4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引物组合,在与探针互补的一条链的PCR引物的5’端进行生物素修饰,各对引物的碱基序列5’-3’如下:
16S rRNA:正向引物:GACCTCGATGTTGGATCAGGAC
反向引物:GATAGAAACCGACCTGGATTG
黄牛D-loop:正向引物:AACACAGAATTTGCACCCT
反向引物:ATTAAGCTCGTGATCTAATGGT
水牛D-loop:正向引物:CTGACTTTACACTCTAGCCTA
反向引物:GGATTTGACTTGAATGCACT
牦牛D-loop:正向引物:CTAACAACACACATCCCCAA
反向引物:TTAAGCTCGTGATCTAGTGG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天恩;仝伟建,未经兰天恩;仝伟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77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