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吸附光催化协同作用的纳米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67741.1 申请日: 2017-11-03
公开(公告)号: CN107583654A 公开(公告)日: 2018-01-16
发明(设计)人: 赵健;李文静;韩鹏遥;权全;肖长发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B01J23/89 分类号: B01J23/89;C02F1/30;C02F101/30;C02F103/30
代理公司: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8 代理人: 刘美甜
地址: 300387 ***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吸附 光催化 协同 作用 纳米 多孔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功能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吸附光催化协同作用的纳米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光催化剂因其催化效率高、稳定性好、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成为近年来日益受重视的绿色治污新技术,在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自1972年Fujishima和Honda发现光辐照二氧化钛表面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来,关于光催化剂的研究已得到广泛关注。在众多的纳米光催化剂中,纳米二氧化钛(TiO2)和纳米氧化锌(ZnO)以其成本低、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已被应用于自清洁、污水净化、室内VOCs移除、水裂解制氢以及能量储存等领域。纳米TiO2和纳米ZnO能带较高,两者禁带宽度(Eg)约为3.2eV,需要在较短波长的紫外光辐照下,才能激发电子从价带移向导带,生成电子和空穴,进而产生光催化反应。然而,太阳光中紫外线能量仅占约4~6%,大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扩展纳米光催化剂对光的响应范围,提高其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性能一直是科研人员追求的目标。经贵金属、过渡态金属离子和非金属掺杂后,可有效降低禁带宽度,增大纳米光催化剂的光响应范围。国内外制备掺杂型纳米光催化剂粒子主要有两种途径:①在前驱体中掺杂,常见的钛源有钛酸四丁酯、硫酸钛、(三乙醇胺酸根)异丙醇钛等,具体来说,就是将杂质源掺杂到TiO2、ZnO前驱体中,然后用溶胶-凝胶、水热合成、水解等方法制备而成,然而,制备过程较为复杂、产品性能(特别是晶型)不太稳定,容易影响光催化过程;②在商业化的纳米光催化剂粒子基础上制备,这种制备方法成本低廉、产品性能稳定,光催化效率高,有较好的产业化前景。Zhang等采用水热合成法将氧化石墨烯与纳米TiO2结合,然后经还原制备了石墨烯-纳米TiO2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这项技术被公开于ACS Nano杂志,2010年第4卷第1期第380-386页,文章题目:高性能光催化剂P25-石墨烯复合粒子(即,P25-Graphene Composite as a High Performance Photocatalyst[J].ACS Nano,2010,4(1):380-6.)。导电聚合物因其易于进行柔性掺杂,电导率高,可有效减少电子空穴复合,也受到了一定关注。Wang等通过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聚吡咯/纳米TiO2复合粒子,提高了纳米TiO2在可见光下的催化能力,这项技术被公开于催化通讯杂志,2008年第9卷第6期第1162-1166页,文章题目:原位合成法制备聚吡咯/TiO2纳米粒子可见光催化剂(即,Sun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polypyrrole-TiO2nanocomposites prepared by‘in situ’method[J].Catal Commun,2008,9(6):1162-6.)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印染废水成分复杂、常呈碱性,会使导电聚合物掺杂纳米光催化粒子的应用稳定性受到一定影响。贵金属(特别是银)掺杂纳米光催化粒子具有可见光利用效率高、使用稳定性好等特点,受到了科研人员的青睐。福州大学光催化研究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用沉积-沉淀法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银氨溶液共同负载到纳米TiO2粒子表面,经长达数十小时的陈化、后处理获得了银/溴化银/纳米TiO2复合粒子,研究了其在可见光下的抗菌和光催化性能,并将其应用于可挥发有机物的去除,这项技术被公开于物理化学B杂志,2006年第110卷第9期第4066-4072页,文章题目:银/溴化银/二氧化钛复合可见光催化剂制备及其在偶氮染料及抗菌方面的应用(即,Ag/AgBr/TiO2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st for Destruction of Azodyes and Bacteria[J].J Phys Chem B,2006,110(9):4066-72。本发明提出在聚吡咯合成过程中柔性掺杂银源,制备核壳结构聚吡咯-银/纳米光催化剂微球,经焙烧移除聚吡咯模板后,将Ag成功“焊接”到纳米光催化剂粒子上,旨在获得禁带宽度低,对可见光响应性好的光催化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77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