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础地理数据的共点检查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1203.1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8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谢刚;姜孝兵;罗亓珑;刘奕夫;黄金森;凌海锋;袁慎明;陈新伟;林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振文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础 地理 数据 检查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点检查的方法及系统,属于地理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础地理数据的共点检查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采用四叉树对数据进行分块,并采用多线程的处理机制,能高效的检查基础地理数据的共点错误,准确度高速度快,大大降低了基础地理数据共点错误检查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点检查的方法及系统,属于地理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础地理数据的共点检查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常规基础地理数据的采集通常有实测法、图解法、综合法三种方法。实际作业生产中,这三种方法都可能因为机器测量误差和人工误差产生共点错误:
i.实测法。由于测量的机器,如GPS、全站仪,本身在测量过程中会存在一定误差,所以采集的基础地理数据也会对应着存在共点错误;
ii.图解法。由人工在数字正射影像上采集基础地理数据。由于人工勾绘本身存在误差,所以采集的基础地理数据也会存在共点错误;
iii.综合法是结合前两个方法的一种综合的方法,所以也会产生共点错误;
共点错误指的是因为一定原因,同一个点位的地方,不同地物的点位实际上有偏差。常见共点错误如图1、图2所示。
目前,检查共点错误的最主要的技术方案是人工检查的方法。其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①用户加载需要检查共点错误的数据;
②用户打开软件的节点查看功能;
③用户选择一个基础地理图形,查看图形的所有节点,然后定位到一个节点;
④用户缩放节点范围,以大比例尺进行查看;
⑤用户测量该节点和周边图形最近节点或者边的距离L,如图3所示。
⑥设置计算容差A(比如0.0001米),和测绘精度要求B(比如GPS一般的精度0.05米);
⑦进行比对:
i.如果距离L大于计算容差A,且小于测绘精度要求B,则该节点存在共点错误;
ii.如果距离L小于A或者大于B,则不存在共点错误;
⑧重复第三步至第第七步,完成一个图形的共点检查;
传统手工共点错误检查的技术方法,耗时耗力,效率低下,下面针对传统方法和本发明进行对比说明。
以农村承包地块为例来说明人工检查共点错误的工作量。以湖北省的某县下的一个乡镇作为数据来源,这个乡镇有9437户,共80048块地,面积为47868亩。一个县往往有十几个乡镇,这里按照10个乡镇计算,那么一个县的地块总数为:80048*10=800480。假定这些地块平均一个地块4个节点,那么,总节点数为4*800480=3201920个。经过实际测试,一个内业人员,假定平均检查一个节点的时间为1分钟,则总时间需要1*3201920=3201920分钟,即53365.33小时。成本上,按5000元一月的内业作业人员成本计算,每小时成本5000/22/8=28.41元每小时,总费用就是28.41*53365.33=1516109.03元。即,一个县的共点错误检查时间成本为53365.33小时,人力成本为1516109.03元。
从时间成本上,使用本发明的算法,基本上一个地块的共点检查只需要0.01秒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一个县的共点检查,只需要800480*0.01/60/60=2.22小时即可;从人力成本上,一个县的共点检查,人力成本2.22*28.41=63.07元,相对于1516109.03元的传统人工检查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综合以上,本发明可以降低共点错误检查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提高共点检查效率,更好的满足实际作业需要。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12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检索方法及装置、终端
- 下一篇:一种用于研究离子光激发后产物的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