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础地理数据的共点检查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1203.1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8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谢刚;姜孝兵;罗亓珑;刘奕夫;黄金森;凌海锋;袁慎明;陈新伟;林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振文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础 地理 数据 检查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础地理数据的共点检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络分块步骤,采用四叉树算法对包络范围内的数据进行分块,每分块内包括的要素个数不超过预设阈值;
对象收集步骤,查找与各分块单元相交的所有几何对象,收集几何对象的节点信息和/或折线信息;其中,基于以下公式查找几何对象:
G={(Xmn,Ymn)|Xmn∈[Xmin,Xmax],Ymn∈[Ymin,Ymax],m∈N,n∈N} 公式5
式中:G为分块单元内所有点、线、面几何对象集合;Xmn为第m个要素中第n个节点的X坐标值;Ymn为为第m个要素中第n个节点的Y坐标值;Xmin、Xmax、Ymin、Ymax分别为分块单元的范围值;N为自然数;
共点查找步骤,遍历所述节点信息和/或折线信息以查找共点数据;
数据的分块基于以下公式:
式中:e1,e2,e3,e4分别为由矩形框四分得到的四个子矩形框;(x1,y1,x2,y2)为新矩形框的包络范围;xmin、xmax、ymin、ymax分别为原包络范围的坐标值;
所述共点查找步骤中,遍历节点信息,检查节点与线段的悬挂问题,其中,节点悬挂基于下式获得:
a=Y(n2)-Y(n1) 公式9
b=X(n1)-X(n2) 公式10
c=-aX(n1)-bY(n1) 公式11
式中,X(n1)表示线段起节点的X坐标;X(n2)表示线段末节点的X坐标;Y(n1)表示线段起节点的Y坐标;Y(n2)表示线段末节点的Y坐标;X(n3)表示当前节点的X坐标;Y(n3)表示当前节点的Y坐标;L表示当前节点到线段的最短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础地理数据的共点检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节点信息的收集基于以下公式:
N={(x,y,i,j)|x=X(i,j),y=Y(i,j),i>=0,j>=0} 公式6
式中:(x,y,i,j)为第i个几何对象的第j个节点的节点信息;x为x坐标值;y为y坐标值;i为几何对象编号;j为节点编号;X(i,j)为第i个几何对象的第j个节点的x坐标值;Y(i,j)为第i个几何对象的第j个节点的y坐标值;
和/或
基于下式收集几何对象的折线信息:
L={(n1,n2)|n2=f(n1),n1∈N,n2∈N} 公式6
式中:(n1,n2)为收集的线段;L为收集的线段集合,n2=f(n1)表示节点顺序的映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12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检索方法及装置、终端
- 下一篇:一种用于研究离子光激发后产物的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