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0457.1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8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柳田朋亮;伊藤良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7/28 | 分类号: | B60K17/2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递动力 第二轴 第一轴 第三轴 输出轴 副轴 动力传递机构 连结 离合器 驱动装置 辅机 车轮 车轴 动力传递 相对旋转 发动机 输出 配置 | ||
车辆的驱动装置具备: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将从搭载在所述车辆上的发动机的输出轴输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车辆的车轮;辅机;副轴,所述副轴被配置在与所述输出轴不同的轴线上;以及切换离合器,所述切换离合器选择性地将第一轴和第二轴中的任一方与第三轴连接以传递动力。所述副轴包括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二轴及所述第三轴。所述第一轴与所述输出轴连结以传递动力。所述第二轴与安装于所述车轮的车轴连结以传递动力。所述第三轴构成为与所述第一轴及所述第二轴相对旋转,并与所述辅机连结以传递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1-231844中公开了如下结构:作为向油泵、交流发电机等辅机传递动力的辅机驱动机构,具备将辅机的连接目标选择性地切换为发动机和车轮中的任一方的两个离合器(参照日本特开2011-231844的图4)。在该结构中,通过使两个离合器交替卡紧,从而能够对由发动机驱动辅机的情况和由从车轮传递的动力驱动辅机的情况进行切换。
然而,在日本特开2011-231844的图4公开的结构中,在切换辅机的连接目标时,必须控制两个离合器的动作。在该情况下,在切换连接目标时,必须匹配将一方离合器打开的定时和将另一方离合器卡合的定时等,将两个离合器作为控制对象,需要复杂且高精度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将辅机的连接目标切换至发动机侧或车轮侧时能够以简单的控制对连接目标进行切换的车辆的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车辆的驱动装置具备: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将从搭载在所述车辆上的发动机的输出轴输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车辆的车轮;辅机;副轴,所述副轴被配置在与所述输出轴不同的轴线上;以及切换离合器,所述切换离合器选择性地将第一轴和第二轴中的任一方与第三轴连接以传递动力。所述副轴包括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二轴及所述第三轴。所述第一轴与所述输出轴连结以传递动力。所述第二轴与安装于所述车轮的车轴连结以传递动力。所述第三轴构成为与所述第一轴及所述第二轴相对旋转,并与所述辅机连结以传递动力。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利用一个切换离合器将辅机的连接目标切换为发动机或车轮。由此,由于在切换辅机的连接目标时能够通过使一个切换离合器动作而对连接目标进行切换,所以构造、切换控制变得简单。并且,由于设置一个用于切换辅机的连接目标的离合器即可,所以能实现驱动装置的小型化及轻量化。另外,切换离合器构成为选择性地将第一轴和第二轴中的任一方与第三轴能够传递动力地连接,即,具有在使第一轴与第三轴连接的状态下不能将第二轴与第三轴连接的构造。也就是说,鉴于切换离合器的构造,在驱动辅机时,不会产生第一轴与第二轴连接的情况。因此,与如以往构造那样具有能够将第一轴和第二轴连接的两个离合器的结构的切换控制相比,能够实施简单的控制。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二轴、所述第三轴及所述切换离合器被配置在相同的轴线上,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中的任一方为中空轴,所述第三轴被配置成贯通所述中空轴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将第三轴配置成贯通由中空轴构成的第一轴或第二轴的内部,所以能够抑制辅机驱动机构的轴向长度变大。由此,能实现驱动装置的小型化及轻量化。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辅机包括机械式油泵,所述机械式油泵构成为由所述第三轴的旋转进行驱动而向所述车辆的需要润滑的部位供给润滑油。也可以是,所述切换离合器为啮合式离合器,并构成为:在所述车辆的点火开关关闭时,将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三轴之间能够传递动力地连接,并将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三轴之间不能传递动力地切断。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车辆的点火开关为关闭的状态下,机械式油泵与发动机之间能够传递动力地连接。因此,在起动发动机时,能够利用发动机立刻对机械式油泵进行驱动,能够向所述车辆的需要润滑的部位供给润滑油。另外,由于切换离合器由啮合式离合器构成,所以离合器构造变得简单且小型,离合器的搭载性提高。由此,能实现驱动装置的小型化及轻量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04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