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沼液浓缩液中6-苄氨基嘌呤的提取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6708.9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7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孙宪法;张东明;董泰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民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73/34 | 分类号: | C07D47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曹莉 |
地址: | 2656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缩 氨基 嘌呤 提取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沼液浓缩液成分分离制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沼液浓缩液中6‑苄氨基嘌呤的提取制备方法。具体包括步骤:用甲醇浸提沼液浓缩液干燥后的固体物质,得到提取物浸膏;将提取物浸膏分散于蒸馏水中制成悬浊液,用石油醚萃取后,得到滤渣;用乙酸乙酯萃取的滤渣,将乙酸乙酯萃取液混合减压浓缩至干燥固体;将的干燥固体干法上样于硅胶柱,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为洗脱剂,按体积比20:1;10:1;5:1进行梯度洗脱,馏分收集,检测并合并相同斑点的馏分后,分离纯化得到6‑苄氨基嘌呤。本发明的纯化方法操作简单,从而使得操作成本低,因此具有可观的经济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沼液浓缩液成分分离制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沼液浓缩液中6-苄氨基嘌呤的提取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沼液是产沼气发酵的副产物,在农业生产中享有“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之称,并被广泛推广和应用。但随着我国沼气工程的迅速发展,沼液也同时得到大量生产,因此沼液的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沼液高值化利用的有效途径。6-苄氨基嘌呤作为植物体内自己生产的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沼液作为有机肥对农作物的促进作用有重要作用。然而现有技术对沼液进行检测时主要通过高校液相测出沼液中某些成分的存在。但对成分具体的含量并不了解。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将此成分从沼液中分离出来,不仅对6-苄氨基嘌呤的含量有具体的了解,而且为天然产物中成分的分离提供新的方法,补充了天然产物化学中提取分离方法数据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内容在于提供一种沼液浓缩液中有效成分(6-苄氨基嘌呤)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甲醇浸提沼液浓缩液干燥后的固体物质,得到提取物浸膏。
优选的,所述步骤(1)的沼液浓缩液干燥的方法为将沼液浓缩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中旋干。
优选的,所述步骤(1)的甲醇浸提沼液浓缩液干燥后的固体物质的方法中,提取时间为1~2h,料液质量/体积比为150-250g/L。
具体可以为取适量沼液浓缩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中旋干,取干燥后的沼液浓缩液烘干物200g,加入1L甲醇,回流提取2h,共提取3次,取上清液离心,合并上清液,减压浓缩至干并称重,得甲醇提取物的浸膏。
(2)将步骤(1)中的提取物浸膏分散于蒸馏水中制成悬浊液,用石油醚萃取后,得到滤渣;具体可以为将提取物浸膏分散于1L得蒸馏水中制成悬浊液。用适量的石油醚萃取悬浊3次,留取石油醚萃取后的滤渣。
(3)用乙酸乙酯萃取步骤(2)的滤渣若干次后(可以为3次),将若干次的乙酸乙酯萃取液混合减压浓缩至干燥固体;
具体可以为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将乙酸乙酯萃取液减压浓缩。
(4)将步骤(3)的干燥固体干法上样于硅胶柱,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为洗脱剂,按体积比20:1;10:1;5:1进行梯度洗脱,设定等体积为一个馏分收集(可可以设定每30mL为一个馏分收集),检测并合并相同斑点的馏分后,分离纯化得到6-苄氨基嘌呤。尝试了氯仿—甲醇、石油醚—乙酸乙酯、石油醚—丙酮等洗脱剂系统,和各种比例的梯度洗脱,但最后发现收集的馏分点板效果不好,点比较分散,且颜色比较浅,基本处于看不见的状态。当尝试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为洗脱剂,按体积比20:1;10:1;5:1进行梯度洗脱时,意外的发现点板效果明显。
其中,所述步骤(4)的干法上样的方法为将步骤(3)的干燥固体用少量的乙酸乙酯溶解后,与100-200目粗硅胶进行拌样,至乙酸乙酯挥干后撒入到装好的硅胶柱中。
其中,所述步骤(4)的硅胶柱由300-400目细硅胶组成。
其中,所述步骤(4)的斑点为采用薄层层析色谱检测后得到的斑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民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民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67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