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套损井连续捞油管柱及其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6060.5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5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贾财华;马春宝;高玉军;李洪波;张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33/12;E21B3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陈烨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损井 连续 油管 及其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套损井连续捞油管柱及其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油井的管理难度日益增大。高含水井、低液量井、长停井、套损井逐年增加,这部分油井的产能损失逐年增加。通过统计发现:长停井每年将损失原油产能约3万吨。目前在采油生产现场,对于长停井一般采取捞油方式,即下入专门的捞油抽子,利用套管作为抽吸泵筒,地面采取捞油车上提捞油捞油钢丝,完成捞油作业,一般一口井捞一抽即可。
常规的捞油技术需要几个必要条件:
第一、需要保证捞油井套管完好,不能存在变径、悬挂器、套管补贴和套管变形等状况。主要是捞油抽子与套管是过盈配合,若存在以上套管问题,在捞油钢丝上提过程中,捞油抽子容易卡在套变点或者在套管变径处油全部漏失,导致捞油失败。
第二、需要保证捞油井要有足够的静液面。油井的静夜面反应了油井的供液能力和油层压力情况,捞油井一般情况要满足500m的技术要求,这样在管径内177.8mm套管中,可以一次满足捞油一抽十方的条件。
第三、需要保证捞油井中的含砂量不能高。一般现场砂比要小于0.5%,这样可以保证在捞油上提捞油钢丝时,捞油抽子不容易被砂子卡,避免造成捞油钢丝负荷增加,使得捞油钢丝被拉断的工程质量事故,给捞油井后期处理带来诸多麻烦。
但是通过统计分析:在长停井中套管损坏导致的井比例达46%,这部分油井平均每年损失原油1.3万吨,而这部分产能又无法采用常规捞油得以恢复,所以如何解决套损井捞油问题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套损井连续捞油管柱及其工艺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实现套损井正常捞油。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套损井连续捞油工艺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捞油井套管尺寸、静液面位置和套损点位置,确定组合管柱组配结构;
按照引流管、防砂机构、泵球阀、封隔器和油管下井顺序连接形成具有所述组配深度的组合管柱,并将所述组合管柱下到预设位置,通过油管打压坐封封隔器,封隔器丢手脱开,起出丢开的管柱;
利用捞油钢丝将捞油配重和捞油抽子下到距离封隔器预设距离以上位置;
将套管通过捞油管线连接至储油罐,上提捞油钢丝并监测套管内压力,根据压力变化确定捞油钢丝上提工序。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压力变化确定捞油钢丝上提工序包括:
若压力升高符合预设要求,则继续上提捞油钢丝,完成捞油一抽作业;
若压力升高不符合预设要求,则下放捞油钢丝至原来位置,反复上提下放,利用抽吸负压作用,将所述封隔器以下的原油抽吸至上部井筒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重复将套管通过捞油管线连接至储油罐,上提捞油钢丝并监测套管内压力,根据压力变化确定捞油钢丝上提工序的步骤,直至完成捞油作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油管的下端位于油层下界;所述封隔器位于套管套损点以上预设距离位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封隔器座封在距离所述套损点以上10米位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砂机构包括沿着重力方向自下而上间隔设置且开口大小依次递减的一级过滤防砂挡片、二级过滤防砂挡片和三级过滤防砂挡片。
一种套损井连续捞油管柱,包括:
用于设置在套损井套管内的引流油管,所述引流油管的下端位于油层下界;
设置在套管套损点以上预设距离位置,位于所述套管与所述引流油管之间的丢手封隔器;
设置在所述引流油管内的泵球阀;
设置在所述引流油管内,且位于所述泵球阀下部的防砂机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封隔器座封在距离所述套损点以上10米位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砂机构包括沿着重力方向自下而上间隔设置且开口大小依次递减的一级过滤防砂挡片、二级过滤防砂挡片和三级过滤防砂挡片。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级过滤防砂挡片为开口在0.5毫米至1毫米之间的孔网结构;所述二级过滤防砂挡片为开口在0.3毫米至0.5毫米之间的双向割缝结构;所述三级过滤防砂挡片为开口在0.1毫米至0.3毫米之间的单向割缝结构。
本申请所提供的套损井连续捞油管柱及其工艺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60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轮组固定装置及旋挖钻机
- 下一篇:自走式双排丛式井抽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