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套损井连续捞油管柱及其工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056060.5 | 申请日: | 2017-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5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 发明(设计)人: | 贾财华;马春宝;高玉军;李洪波;张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33/12;E21B34/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陈烨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套损井 连续 油管 及其 工艺 方法 | ||
1.一种套损井连续捞油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捞油井套管尺寸、静液面位置和套损点位置,确定组合管柱组配结构;
按照引流管、防砂机构、泵球阀、封隔器和油管下井顺序连接形成具有所述组配深度的组合管柱,并将所述组合管柱下到预设位置,通过油管打压坐封封隔器,封隔器丢手脱开,起出丢开的管柱;
利用捞油钢丝将捞油配重和捞油抽子下到距离封隔器预设距离以上位置;
将套管通过捞油管线连接至储油罐,上提捞油钢丝并监测套管内压力,根据压力变化确定捞油钢丝上提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损井连续捞油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压力变化确定捞油钢丝上提工序包括:
若压力升高符合预设要求,则继续上提捞油钢丝,完成捞油一抽作业;
若压力升高不符合预设要求,则下放捞油钢丝至原来位置,反复上提下放,利用抽吸负压作用,将所述封隔器以下的原油抽吸至上部井筒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损井连续捞油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复将套管通过捞油管线连接至储油罐,上提捞油钢丝并监测套管内压力,根据压力变化确定捞油钢丝上提工序的步骤,直至完成捞油作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损井连续捞油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油管的下端位于油层下界;所述封隔器位于套管套损点以上预设距离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损井连续捞油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器座封在距离所述套损点以上10米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损井连续捞油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砂机构包括沿着重力方向自下而上间隔设置且开口大小依次递减的一级过滤防砂挡片、二级过滤防砂挡片和三级过滤防砂挡片。
7.一种套损井连续捞油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设置在套损井套管内的引流油管,所述引流油管的下端位于油层下界;
设置在套管套损点以上预设距离位置,位于所述套管与所述引流油管之间的丢手封隔器;
设置在所述引流油管内的泵球阀;
设置在所述引流油管内,且位于所述泵球阀下部的防砂机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套损井连续捞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器座封在距离所述套损点以上10米位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套损井连续捞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砂机构包括沿着重力方向自下而上间隔设置且开口大小依次递减的一级过滤防砂挡片、二级过滤防砂挡片和三级过滤防砂挡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套损井连续捞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防砂挡片为开口在0.5毫米至1毫米之间的孔网结构;所述二级过滤防砂挡片为开口在0.3毫米至0.5毫米之间的双向割缝结构;所述三级过滤防砂挡片为开口在0.1毫米至0.3毫米之间的单向割缝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606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轮组固定装置及旋挖钻机
- 下一篇:自走式双排丛式井抽油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