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浓缩食用色膏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4590.6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5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尉鹏 |
主分类号: | A23L5/42 | 分类号: | A23L5/42;A23L29/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韩凤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缩 食用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浓缩食用色膏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胭脂红浓缩食用色膏、日落黄浓缩食用色膏和亮蓝浓缩食用色膏,按总质量份数100份计算,胭脂红浓缩食用色膏由0‑35份食用大豆油、10‑45份食用蜡、50‑60份胭脂红原料、0.01‑0.05份防腐剂组成;日落黄浓缩食用色膏由0‑35份食用大豆油、10‑45份食用蜡、50‑60份日落黄原料、0.01‑0.05份防腐剂组成;亮蓝浓缩食用色膏由0‑35份食用大豆油、10‑45份食用蜡、50‑60份亮蓝原料、0.01‑0.05份防腐剂组成;通过称取原料,放入搅拌机中搅拌,静置,得所需产品。本发明工艺简单,着色均匀,安全无污染,同时通过色膏的制备,可以用红、黄、蓝三原色色膏随意配制其它各类颜色的食用色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色素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浓缩食用色膏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色素分为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和天然食用色素,人工合成食用色素有亮蓝、胭脂红及日落黄等,天然食用色素有姜黄素、胡萝卜素等。食用人工色素合成着色剂的原料主要是化工产品。主要是通过化学合成制得的有机色素。
按溶解性可分为油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食用人工色素大多属于水溶性色素;天然食用色素大多属于油溶性色素。
此外还有一类色淀,它是由水溶性色素沉积在许可使用的不溶性基质上制成的特殊着色剂,可含有不同的纯色素(10~40%)和水分,并且不溶于大多数溶剂。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列入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日落黄、赤藓红、柠檬黄、新红、靛蓝、亮蓝、二氧化钛(白色素)等等。与天然色素相比,合成色素颜色更加鲜艳,不易褪色,且价格较低。
人工色素的特点:色泽鲜艳;色调多;性能稳定;着色力强;坚牢度大;调色易;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应用广泛;现在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促使食用色素生产商更加严格规范化,但用量和使用范围还是受到严格限制。
胭脂红: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可用于高糖果汁(味)或果汁(味)饮料、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青梅、山楂制品,渍制小菜,最大使用两0.05g/kg;用于红绿丝、染色樱桃(系装饰用),最大用量0.10g/kg,豆奶饮料、冰淇淋最大用量为0.025g/kg(残留量0.01g/kg);虾(味)片0.05g/kg,糖果包衣0.10g/kg。
日落黄: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可用于高糖果汁(味)或果汁(味)饮料、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西瓜酱罐头、青梅、乳酸菌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虾(味)片最大使用量0.10g/kg;用于糖果包衣、红绿丝最大使用量0.20g/kg;用于冰淇淋最大使用量为0.09g/kg。
亮蓝: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可用于高糖果汁(味)或果汁(味)饮料、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染色樱桃罐头(系装饰用,不宜食用)0.10g/kg,用于青梅、虾(味)片最大使用量0.025g/kg;于冰淇淋最大使用量为0.022g/kg;用于红绿丝最大使用量0.10g/kg。
我国食用色素的使用和生产普遍晚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短短不到40年时间,食用色素已经在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我国食用色素主要以粉末等固体的形式存在,近几年开始少量使用液态/膏状食用色素。粉末食用色素的使用和操作复杂,配色时间较长,效率低下。工业化使用过程中,粉末食用色素极易造成对周围环境的颜色和粉尘污染,影响称配料及其他操作人员的健康。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尉鹏,未经尉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45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解花生黄曲霉毒素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富硒“碾串糊粉”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