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提升稻米食味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1941.8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8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曹高燚;杜锦;向春阳;崔晶;谢锐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29/3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09 | 代理人: | 韩奎勇 |
地址: | 30038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提升 稻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稻米品质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提升稻米食味的方法。
背景技术
稻米是我国乃至东南亚国家日常生活中的主食。随着国米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稻米的品质包括多个方面,其中稻米的食味是稻米品质的重中之重。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较多,包括品种、气象条件、栽培、土壤、收获后的贮藏和加工等,但对已经收获的稻米而言,其它条件是已经决定了的,此情况下提高稻米的食味属调理的范畴,即通过精米、淘洗、浸泡等规范操作来提高稻米的食味。
目前,日常生活中为了提高米饭的食味,在蒸煮时有添加各种物质的,如食用油、酱油、醋等,也有用茶水蒸米饭的。但这些调理方法能否改善稻米的食味没有理论的支撑。
稻米的食味品尝评价包括外观、香气、硬度、粘度、味道和综合评价,其中味道和综合评价相关最为紧密,味道中包括了甜味,一般稻米蒸煮的米饭甜味无显著差异,加入糖类物质后会使米饭的甜度增加,提高食味水平。
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口腔内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所以细细咀嚼米饭时,会有一丝丝的甜味。由于日常食用的大米,在咀嚼时所产成的麦芽糖含量较少,各品种间甜味的差异不明显,很难从甜度上判断稻米食味的优劣。
砂糖是从天然植物中榨取获得,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花粉酿制而成,作为改善稻米食味的添加剂,从食品安全的角度上讲无任何负作用。近年来,在稻米食味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多进展,本实验的研究结果显示,糖类物质的添加不仅可以提高稻米的甜味,还可以改善其理化特性,提高米饭的综合食味评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客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提升稻米食味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有效提升稻米食味的方法,该方法由下述具体步骤构成:
(1)收获干燥,水稻成熟后收获干燥至水分14%~15%,碾米,控制精米率在88%-92%;
(2)将上述碾好的大米先用纯净水淘洗,然后用自来水淘洗数次至水清,滤干水后,按水﹕米重量比为1.2﹕1的比例加入纯净水;
(3)在蒸饭釜中按米﹕糖重量比为100﹕1加入糖类物质,并搅拌均匀,浸泡30-40分钟;
(4)将上述浸泡好的大米在蒸饭釜中蒸煮45-50分钟,饭熟后停止加热,利用热源余温再焖15分钟;
(5)打开锅盖翻动上述蒸焖好的米饭,同时保持米粒的完整性。
而且,所述步骤(3)中的糖类物质具体为白砂糖、绵白糖或蜂蜜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而且,所述步骤(3)中的蒸饭釜具体采用电饭煲,蒸煮时选择标准蒸饭。
而且,所述步骤(5)中完成翻动蒸焖好的米饭后,再盖好锅盖放置10-20分钟。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在稻米浸泡时添加适量糖类物质,保证糖溶解后随水分均匀地渗透到稻米中,解决了稻米食味差的问题;
2、本发明所添加的砂糖、蜂蜜来源于天然植物,无污染,且该技术方案操作简单易行,有利于改善稻米的食味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做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有效提升稻米食味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收获干燥,水稻成熟后收获干燥至水分14%~15%,碾米,控制精米率在88%-92%;
(2)将上述碾好的大米先用纯净水淘洗,大米在淘洗时要吸水,加入纯净水是为了保证稻米的食味,然后用自来水淘洗数次至水清,滤干水后,按水﹕米重量比为1.2﹕1的比例加入纯净水;
(3)在蒸饭釜中按米﹕糖重量比为100﹕1加入砂糖或蜂蜜,并搅拌均匀,浸泡30-40分钟,保证稻米均匀吸水,防止加热时淀粉粒的破裂;
(4)使用电饭煲选择标准煮,保证蒸煮时间在45-50分钟,饭熟后再焖15分钟;
(5)打开锅盖翻动上述蒸焖好米饭,同时保持米粒的完整性,再盖好锅盖放置10-20分钟,保证米饭食味的均一性和品尝时的适口温度。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农学院,未经天津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19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杂粮食品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青少年营养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