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都市农业面源污染分类式综合防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7522.7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1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远;陈检锋;陈华;尹梅;付利波;苏帆;洪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31/00;A01C21/00;A01G22/15;A01G22/05;A01G20/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亢能 |
地址: | 650205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都市 农业 污染 分类 综合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都市农业面源污染分类式综合防控方法,属于生态农业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该区域农业生产模式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规模化产业种类,将该区域分为3类农业产业类型:设施农业、都市苗圃和都市果园;步骤(2)、针对设施农业的防控;步骤(3)、针对都市苗圃的防控;步骤(4)、针对都市果园的防控,本发明通过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体系,为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的农业面源污染提出有效的理论及实践指导,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示范,并达到良好的除污效果,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防控方法,尤其是一种都市农业面源污染分类式综合防控方法,属于生态农业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复杂化,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也日益面对更多新的挑战。目前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理论如“减源-拦截-修复”理论,也仅用于指导部分典型区域的实践,但针对一些新型的农业发展生产模式下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缺乏实例,需要针对这些新形式下农业生产模式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研究及提供指导实践。
同时,目前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优化组合不够,与单一及少数组合措施相比,多种类型的防控措施的优化组合更能提高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效果。
另外,我国一部分农业生产模式已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宏观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显得越来越迫切。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都市新型农业的发展很快,现已发展成以新型设施农业、都市苗圃和都市果园等不同类型的规模化产业形式,已成为都市农业具有较大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当前广大农民的“钱袋子”,主要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最大目的,对环境效应关注较少,造成了比传统农业更大的环境威胁,从而严重制约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结构日益多样化、区域异质性特征显著,制定差别化污染治理政策的需求迫切。依据农业生产模式的不同,对污染的排放总量、排放强度以及污染源的构成进行研究,制定差别化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法,将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创新的可行方向。新型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呈现经济作物比重增加,生产模式集约化,有高度的分散性、非连续性等特征。随着农业资本的不断深化,农业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并成为都市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有别于传统的小规模、兼业型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业经营收入作为重要收入来源。因而,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在新型都市农业生产模式下,针对不同类型的规模化产业种类及不同产业种类面源的来源及特征,提供一种都市农业面源污染分类式综合防控方法,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都市农业面源污染分类式综合防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根据都市区域农业生产模式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规模化产业种类,将该区域分为3类农业产业类型:设施农业、都市苗圃和都市果园;
步骤(2)、针对设施农业的防控
A、建栽培槽:将3-4块砖平地叠起,高15-20厘米,不必砌;栽培槽的宽度为95-100厘米;栽培槽之间的距离定为0.3-0.4米;
B、选用适合无土栽培的蔬菜品种,将蔬菜品种的种子裹上一层硅藻土;
C、再将草炭和蛭石按体积比3∶1混合,得到混合物,每立方混合物混合尿素300克、磷酸二氢钾300克和消毒鸡粪1400g,得到育苗基质,育苗基质填充育苗盘,再将经浸种、催芽的种子播入育苗盘内,温度保持在15-20℃;每隔1周播种1次,出苗后到2-3片真叶即可定植;
D、定植后20天左右追肥1次,以后只须灌溉清水,直至收获;每个栽培槽栽植4-5行蔬菜,株行距为22-27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75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