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溃疡病菌、褐斑病菌和丛枝病植原体的多重检测的核酸、试剂盒及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46205.3 申请日: 2017-10-31
公开(公告)号: CN107541560B 公开(公告)日: 2020-06-16
发明(设计)人: 李伟;张翠萍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689 分类号: C12Q1/689;C12Q1/6895;C12Q1/686;C12Q1/04;C12N15/11
代理公司: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代理人: 齐胜杰
地址: 266109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溃疡 病菌 褐斑 丛枝病植 原体 多重 检测 核酸 试剂盒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组用于同时检测溃疡病菌、褐斑病菌和丛枝病植原体三种病原菌的核酸、试剂盒和检测方法,其中,用于多重PCR同时检测三种病原菌的核酸包括分别用于检测溃疡病菌、褐斑病菌和丛枝病植原体的上、下游引物;用于荧光定量PCR同时检测三种病原菌的核酸还包括有各病原菌对应的探针。本发明还建立了一种比较高效、灵敏的,可同时检测溃疡病菌、褐斑病菌和丛枝病植原体这三种病原的检测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检测的灵敏度,避免假阴性结果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溃疡病菌、褐斑病菌和丛枝病植原体多重检测的核酸、试剂盒及方法。

背景技术

苦楝(Melia azedarach)是我国重要的乡土树种之一,该树种在湿润的沃土上生长迅速,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土、中性土与石灰岩地区均能生长,是平原及低海拔丘陵区的良好造林树种,该树种也是良好的园林绿化树种的用材树种,此外也是高效、低毒的广谱植物源农药之一,苦楝产业在我国逐渐兴起。近年来,苦楝的溃疡病、褐斑病和丛枝病发病率逐渐上升,而且三者复合侵染的情况越来越多,给种植苦楝的用户造成极大损失。目前尚缺乏苦楝的溃疡病、褐斑病和丛枝病的高效杀菌剂和抗病品种,一旦发现有感染这三种病害,需要及时清除病树,防止病害蔓延此外,还要加强非疫区的管理,防止这三种病害的侵入,因此,针对苦楝的溃疡病原、褐斑病和丛枝病,建立早期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苦楝溃疡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枝梢。叶片染病,初在叶背产生黄色或暗黄绿色油渍状小斑点,后叶面隆起,呈米黄色海绵状物。后隆起部破碎呈木栓状或病部凹陷,形成褶皱。后期病斑淡褐色,中央灰白色,并在病健部交界处形成一圈褐色釉光,凹陷部常破裂呈放射状。枝梢染病,初生圆形水渍状小点,暗绿色,后扩大灰褐色,木栓化,形成大而深的裂口,最后数个病斑融合形成黄褐色不规则形大斑,边缘明显。

苦楝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最初为浅黄色,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深褐色,圆形或椭圆形,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在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现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

苦楝丛枝病主要由类菌原体和真菌所致,枝条受害后,因顶芽生长受到抑制而刺激侧芽提前萌发成的小枝,不仅生长缓慢,且其顶芽不久也受到病原物的抑制,而刺激其侧芽再萌发成小枝。如此反复进行,使枝条呈丛生状。枝上的叶小而带黄绿色,内部栅状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不明显。病枝初时可开花、结果,但花果往往畸形。渐后则花而不实,最后不开花。枝丛多能存活若干年,终因累生新的枝叶,养分消耗过度而枯死。由于枝条组织较正常者柔嫩,易遭冻害。

目前,溃疡病菌的常规检验法有典型症状目测法、组织病理切片法和病原菌分离培养及致病性测定法。常规的致病性测定法可以测定病菌的存活状态,因而可以正确评价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扩散的危险性。但需要通过病原菌的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来验证。但常规方法检测周期长,容易误判。分离培养对于显症样品可以取一小块病健交界处的病组织,在灭菌蒸馏水中捣碎制成菌悬液。如果看不到症状,可以取混合叶片样品,用蛋白胨磷酸缓冲液浸泡振荡在室温下富集培养6-8小时,然后将菌悬液直接或离心浓缩后在PSA或YSA培养基上划线,28℃分离2-3天后选取全缘、隆起鲜亮的淡黄色圆形小菌落。可见现有的溃疡病菌的检测方法存在有检测时间长等缺陷。

苦楝溃疡病、褐斑病、丛枝病在广东、海南、福建江西、安徽等省的苦楝种植区均由发生,严重林段发病率达50%以上,常造成苦楝大量死亡,已经成为部分地区发展苦楝种植及成片造林的严重阻碍。针对溃疡病原、褐斑病原和丛枝病植原体的检测方法,目前尚无能够快速同时检测这三种病原菌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多重PCR同时检测溃疡病菌、褐斑病菌和丛枝病植原体的核酸,还提供了采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溃疡病菌、褐斑病菌和丛枝病植原体的核酸、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62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