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型自平衡电动轮椅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3025.X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9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只茂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依纳博(天津)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5/04 | 分类号: | A61G5/04;A61G5/10;A61B5/021;A61B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2217 | 代理人: | 高正方 |
地址: | 300400 天津市北辰区北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平衡 电动 轮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轮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轮椅。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轮椅的推广普及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推广进程受阻的原因很多,如产品的价格、性能、智能性及可靠度等。这其中,智能性及便捷性是关键的制约因素。
现有电动轮椅的座椅大多只能进行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调节,但当轮椅进行爬坡或行走于不平坦的地面时,与主体连接的座椅势必会向两侧或前后发生倾斜。由于轮椅的乘坐者下肢活动不方便,其自身平衡能力也会受到一定的制约,而座椅的倾斜很容易造成乘坐者的慌张最终导致轮椅在行驶过程中翻倒;即使没有发生轮椅的翻倒,乘坐者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也会对其血压、心跳等造成不良影响,若没有即使采取措施,会发生很严重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智能型自平衡电动轮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电动轮椅的座椅不能依照地势进行平衡调节,且不能依照乘坐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技术反应,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型自平衡电动轮椅,包括主体,其下端安装有两驱动轮,两个驱动轮分别与置于主体内部的两个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两个驱动轮的后侧还安装有一个万向轮;座椅,其通过球形铰链结构安装于主体的上端,座椅下方设有若干支撑装置,且每个支撑装置的伸缩部分均与座椅底部万向连接;支撑装置的驱动部分均通过控制器与水平传感器电连接;靠背,其安装于座椅的后侧,且通过倾斜电动机控制倾斜角度; 两个扶手,其固接于主体的上端,且位于座椅的两侧;其中一个扶手上安装有控制盘,控制盘与驱动电机和倾斜电动机电连接;扶手上还安装有穿戴式检测装置,穿戴式检测装置通过控制器与驱动电机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为无刷伺服电机,且每个驱动电机均传动连接有一个带有电磁刹车制动器的减速机。
进一步,所述支撑装置为电动缸,其缸体部分固接于所述主体内部,支撑装置的活塞杆伸出主体的上端,且通过万向接头与所述座椅的下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装置共有四个,其分别置于所述球形铰链结构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
进一步,所述穿戴式检测装置至少包括血压检测装置和心跳检测装置。
进一步,所述主体的侧壁上设有与置于其内部的蓄电池电连接的USB接口,所述穿戴式检测装置通过USB接口供电。
进一步,所述控制盘包括主开关按键、鸣笛按键、加速按键、减速按键、摇杆和显示屏。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智能型自平衡电动轮椅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智能型自平衡电动轮椅,坚固耐用、外形美观、使用便捷。主体采用高强度钣金车体框架结构,不仅使本发明结实耐用,且外形更加美观。通过电动调节的座椅、靠背和按摩腰垫能够增加本发明的舒适性,减轻乘坐者的疲劳感。采用带有电磁刹车制动器的无刷伺服电机进行驱动,在保证本发明具有足够驱动力的前提下,降低了运行噪音,提高了安全性。通过与水平传感器配合动作的四个支撑装置,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保证座椅始终与水平面平行,避免乘坐者由于察觉到主体倾斜从而产生紧张、慌乱,进而造成身体不适。通过穿戴式检测装置能够对乘坐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当测得的数值超出设定范围时,通过控制器立即停止驱动电机的运行,使本发明停止移动;当乘坐者体征平稳后,再恢复本发明的移动能力。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型自平衡电动轮椅的后视向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型自平衡电动轮椅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型自平衡电动轮椅的主体与座椅之间部分的局部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型自平衡电动轮椅的控制盘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2-驱动轮;3-扶手;4-控制盘;401-摇杆;402-鸣笛按键;403-加速按键;404-主开关按键;405-减速按键;5-靠背;6-座椅;7-万向轮;8-球形铰链结构;9-支撑装置;901-万向接头;10-穿戴式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依纳博(天津)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依纳博(天津)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30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滴胶板红外热封装移动台
- 下一篇:一种医疗用安全型轮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