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陆河浅山区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1877.5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1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司建华;冯起;何延忠;席海洋;孙慧丽;王永斌;温小虎;尹振良;杨林山;李培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2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梁香美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陆河 山区 洪水 资源 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旱内陆河流域洪水资源化利用和沙化土地治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陆河浅山区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内陆河流域浅山区沟多、坡陡、流程短,暴雨集中,属洪水无控制性工程地区。该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第一,降水少、蒸发量大,缺水严重。第二,季节性洪水频发,灾害严重。该区域降水量年内变化较大,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其降水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5%,多以暴雨出现,而冬四月的降水量一般不足6%。降水的集中分布导致季节性洪水频发,灾害严重。如2011年6月16日,敦煌发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洪水造成大泉河、党河、西土沟等多处防洪堤坝决堤,多个乡镇发生严重洪灾。党河水库入库洪峰流量一度达到412.3m3/s,水库最高水位达到1430.91m,超过汛限水位2.91m,造成房屋冲毁、桥梁倒塌、农田淹没,给当地居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第三,风沙危害严重,文化遗产和自然遗迹受损严重。该地区地处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由于气候干旱、风大沙多。以敦煌为例,该地区被库姆塔格大沙漠三面包围,近年来随着荒漠化程度和范围不断扩大,已无法阻挡库姆塔格沙漠以每年4~10m的速度东侵,敦煌绿洲受到沙漠的侵扰。从1975年到2015年,敦煌地下水位下降约11m,草原减少了77%,天然林减少了40%,湿地减少了28%,80%的湖泊干涸。敦煌莫高窟、阳关、玉门关、鸣沙山、月牙泉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迹受损严重。第四,生态产业高值化与水短缺矛盾突出。内陆河流域长期以来以农业生产为主,90%以上的水资源用于农业灌溉,随着人口和耕地面积的增加,目前面临用水需求不断增长,地下水超采严重问题,生态产业高值化与水短缺矛盾突出。
针对西北内陆河地区长期面临的干旱缺水、洪水水患、沙害威胁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本项技术创新的目的是系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如何控制住洪水,减少水患灾害;二是洪水如何资源化变为可利用的水资源,解决干旱缺水问题;三是洪水资源综合高效利用,解决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陆河浅山区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能够以“水害”治“沙害”,并发展养殖产业和种植产业,增加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内陆河浅山区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包括:
在内陆河浅山区洪水汇集河道的上游修筑用于改变洪水流向使洪水流经沙漠地区的疏导工程;
经疏导工程引流疏导后的洪水于沙漠内沉积形成板结层,在板结层的下方洪水经侧向渗透形成地下含水层,在地下含水层的下游开挖蓄水河道,洪水经渗透过滤后由蓄水河道收集转化为清水,引出清水;
建设水产养殖基地以及水果种植基地,利用引出的清水对水产养殖基地内的水产品进行养殖,利用水产养殖基地内的排放水灌溉水果种植基地内的水果,并且利用水产养殖基地内的淤泥以及分隔水产品剩余的下脚料作为肥料对水果进行施肥。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例如包括:
带有大量泥沙的洪水通过疏导工程的引流疏导后被引入沙漠,在洪水渗入沙漠以后,洪水沉积物在强蒸发条件下,形成板结层,有效地阻止了沙地的活化,即形成典型的粘土固沙效果,达到了以洪治沙的目的。同时由于板结层孔隙度较小,可以有效阻止土壤蒸发,涵养地下水,并有效促进植被恢复。沉积的洪水能够侧向渗透,抬升了局地地下水位,涵养地下水源,形成地下含水层,使得依赖于地下水生长的天然植被得以恢复,达到了生物治沙的效果。通过在地下含水层的下游开挖蓄水河道,经渗透过滤的洪水经蓄水河道收集转化为清水,引出清水,成为可利用的水资源,在此基础上通过灌溉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同时建立水产养殖基地以及水果种植基地,利用引出的清水对水产养殖基地内的水产品进行养殖,利用水产养殖基地内的排放水灌溉水果种植基地内的水果,并且利用水产养殖基地内的淤泥以及分隔水产品剩余的下脚料作为肥料对水果进行施肥。水产养殖基地以及水果种植基地形成闭合经济循环模式,构建洪水资源化-水产养殖-肥水种植为一体的洪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局部洪水沉积调控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洪水拦蓄渗滤净化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18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