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陆河浅山区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1877.5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1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司建华;冯起;何延忠;席海洋;孙慧丽;王永斌;温小虎;尹振良;杨林山;李培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2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梁香美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陆河 山区 洪水 资源 利用 方法 | ||
1.一种内陆河浅山区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在内陆河浅山区洪水汇集河道的上游修筑用于改变所述洪水流向使所述洪水流经沙漠地区的疏导工程;
经所述疏导工程引流疏导后的所述洪水于所述沙漠内沉积形成板结层,在所述板结层的下方所述洪水经侧向渗透形成地下含水层,在所述地下含水层的下游开挖蓄水河道,所述洪水经渗透过滤后由所述蓄水河道收集转化为清水,引出所述清水;
建设水产养殖基地以及水果种植基地,利用引出的所述清水对所述水产养殖基地内的水产品进行养殖,利用所述水产养殖基地内的排放水灌溉所述水果种植基地内的水果,并且利用所述水产养殖基地内的淤泥以及分隔所述水产品剩余的下脚料作为肥料对所述水果进行施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陆河浅山区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下含水层的上方对应的所述沙漠种植沙生植物,优选地,所述沙生植物包括沙拐枣、骆驼刺、梭梭、苦豆子、红柳、白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沙生植物包括沙拐枣、骆驼刺和梭梭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陆河浅山区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产养殖基地内养殖的所述水产品包括鱼和虾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鱼包括鳟鱼、鲈鱼、鲑鱼、鳗鱼、石斑鱼、黄鲳鱼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鱼包括鳟鱼和鲑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陆河浅山区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果种植基地内种植的所述水果包括葡萄和李广杏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水果包括葡萄,优选地,所述葡萄为无核白葡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内陆河浅山区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修建所述疏导工程包括:在所述洪水汇集河道的上游建立用于改变所述洪水流向的导流坝,在所述导流坝的下游接连修建用于将所述洪水引向所述沙漠的排导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陆河浅山区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导渠的两侧修建多个沙石坝,利用同一侧相邻的两个所述沙石坝围成多个相互独立的沉积区,在所述排导渠的两侧开设用于将所述排导渠内的所述洪水导入所述沉积区的沉积区调控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陆河浅山区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修建于所述排导渠两侧的多个沉积区对洪水沉积进行调控:
沿所述排导渠内所述洪水的流向开启第一个所述沉积区调控口,将所述排导渠内的所述洪水导入对应地第一个所述沉积区,当第一个所述沉积区的沉积固沙的沉积厚度达到预设厚度后,封闭第一个所述沉积区对应的第一个所述沉积区调控口,开启下一个相邻的所述沉积区调控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陆河浅山区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修建所述疏导工程还包括:在所述沉积区的外侧修建防护堤,所述防护堤的堤顶厚度为15-30c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陆河浅山区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堤的迎水面每间隔3-8m设置一道伸缩缝,所述伸缩缝的宽度为2-3cm,利用聚乙烯闭孔板和聚氯乙烯胶泥填充所述伸缩缝,以防止水体进入所述防护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陆河浅山区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坝的迎水面和背水面的坡度比例为1:1;
所述排导渠的迎水面和背水面的坡度比例为1:1;
所述防护堤的的迎水面和背水面的坡度比例为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187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