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板加强梁的多工位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5480.5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6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雨;郑薇;刘春平;王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37/08;B21D28/24;B21D2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周放;尚世浩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板 强梁 多工位 成型 模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板加强梁的多工位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于进料方向依次设有三个工位:第一成型工位、第二成型工位和第三成型工位,其中:所述第一成型工位包括第一凸模、第一凹模以及第一压边圈;所述第二成型工位包括第二凸模、第二凹模以及第二压边圈;所述第三成型工位包括第三凸模、第三凹模以及第三压边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批量冲压件的生产,减少了坯料尺寸,本发明的坯料尺寸为930mm*340mm,大大降低了白车身的开发成本,且避免了产品出现起皱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地板加强梁的多工位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冲压件的生产,一般步骤为拉延、修边冲孔、翻边等组成,在拉延工序通过凹模、压边圈、凸模来完成将坯料成型出一定形状的工作内容。
如图1所示的地板加强梁的结构示意图,地板加强梁为长条形结构,包括位于中间的底面1′、连接于所述底面1′两侧的二级台阶2′和连接于所述二级台阶2′两侧的一级台阶3′,所述一级台阶3′的进深大于所述二级台阶2′的进深,现有技术通过拉延、修边、冲孔侧冲孔来完成地板加强梁的冲制,其废料较大,为975mm*370mm,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加强梁顶部易出现起皱现象,不易消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板加强梁的多工位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可实现批量冲压件的生产,减少坯料尺寸,避免拉延件出现起皱的现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板加强梁的多工位成型模具,一种地板加强梁的多工位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于进料方向依次设有三个工位:第一成型工位、第二成型工位和第三成型工位;其中:
所述第一成型工位包括第一凸模、第一凹模以及第一压边圈,所述第一凸模、所述第一凹模和第一压边圈配合对坯料的一级台阶成型;
所述第二成型工位包括第二凸模、第二凹模以及第二压边圈,所述第二凸模、所述第二凹模和第二压边圈配合对坯料的二级台阶成型;
所述第三成型工位包括第三凸模、第三凹模以及第三压边圈,所述第三凸模、所述第三凹模和第三压边圈配合对坯料的底面进行成型。
如上所述的地板加强梁的多工位成型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下模座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开口槽,所述导向开口槽的内壁设有多个第一导滑面,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导滑面一一配合的多个第一导滑块。
如上所述的地板加强梁的多工位成型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下模座于进料方向依次凹设有三个装配槽,所述第一凸模、第二凸模和第三凸模分别依次固定于对应的装配槽内,每个所述装配槽的内壁均设有多个第二导滑面,所述第一凸模、第二凸模和第三凸模的外壁均设有与所述第二导滑面配合的第二导滑块。
如上所述的地板加强梁的多工位成型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每个所述装配槽的开口端的周向均设置有多个限位板,以分别对第一压边圈、第二压边圈、第三压边圈进行限位。
如上所述的地板加强梁的多工位成型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压边圈、所述第二压边圈和所述第三压边圈上均设有侧向定位板和法向定位板,所述侧向定位板设于所述第一压边圈、所述第二压边圈和所述第三压边圈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法向定位板设于所述第一压边圈、所述第二压边圈和所述第三压边圈的长度方向的两侧。
如上所述的地板加强梁的多工位成型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上模座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氮气弹簧。
如上所述的地板加强梁的多工位成型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下模座和所述上模座的相对两侧壁上均设有吊耳,且所述吊耳与其所在侧壁的凸缘上设置有压板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地板加强梁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落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54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母线加工机模具的调整导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两工位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