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传递装置及包括此的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031366.5 | 申请日: | 2017-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5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 发明(设计)人: | 韩胜优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菲尼川阿尔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F16H57/03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孙昌浩;李盛泉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 动力传递装置 车桥 输出 输入驱动轴 车轴 动力产生部 驱动力传递 设计自由度 锥形齿轮部 多级变速 前后方向 驱动 驱动力 旋转轴 锥齿轮 车体 车轮 传递 配备 | ||
1.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中,包括:
第一变速部,将从动力产生部输出的驱动力传递至第二变速部;以及第二变速部,将从所述第一变速部输入的前进驱动和后退驱动变速为至少两个转速中的特定级并输出,
所述第二变速部包括:
车桥输出部,具有以与车轮连接的方式布置的车轴;以及
车桥输入部,包含以与所述车桥输入部的车轴相隔开的方式布置的后退输入驱动轴和前进输入驱动轴,从形成延车体的前后方向配备的锥齿轮旋转轴的锥形齿轮部接收动力并变速为被划分成至少两个所述转速的特定级而输出,以提供通过所述第一变速部传递的所述驱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所述车桥输入部包括:
后退驱动输入部,与所述锥形齿轮部连接,将从所述锥形齿轮部输入的所述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后退驱动输入轴;以及
前进驱动输入部,与所述后退驱动输入部连接,并与所述车轴相隔开且并行地配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所述车轴包括:与所述车轮中的左侧车轮连接的左侧车轴;与所述车轮中的右侧车轮连接的右侧车轮,
所述车桥输出部还包括差动齿轮部,该差动齿轮部配备于所述左侧车轴和所述右侧车轴之间,借助所述后退驱动输入部或所述前进驱动输入部而接收变速的所述驱动力。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所述后退驱动输入部中,根据工作油的供应,后退一级驱动齿轮和后退二级驱动齿轮中的一个选择性地与后退输入驱动轴固定,
所述前进驱动输入部中,根据工作油的供应,前进一级驱动齿轮和前进二级驱动齿轮中的一个选择性地与前进输入驱动轴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所述车桥输出部包括:左侧差动齿轮壳,与左侧车轮和右侧车轮中的左侧车轮靠近而布置,并从所述车桥输入部的一侧接收驱动力;右侧差动齿轮壳,与左侧车轮和右侧车轮中的右侧车轮靠近而布置,并从所述车桥输入部的另一侧接收驱动力。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还包括:
怠速器部,连接所述后退驱动输入部和所述前进驱动输入部而传递动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所述怠速器部包括:怠速齿轮,同时啮合于所述后退驱动输入部和所述前进驱动输入部,以使所述后退驱动输入部和所述前进驱动输入部能够联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所述怠速器部包括:怠速齿轮,与所述车桥输出部的车轴同轴地旋转。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所述怠速器部包括:怠速器轴,与所述车桥输出部的车轴相隔开,同时与所述后退输入驱动轴和所述前进输入驱动轴分别平行地布置;以及
怠速齿轮,配备于所述怠速器轴,以连接于所述后退驱动输入部的方式配备的连接齿轮和以连接于所述前进驱动输入部的方式配备的连接齿轮同时啮合于所述怠速齿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还包括:
减速齿轮部,配备于左侧车轮和右侧车轮的前端,通过减小从所述车桥输出部提供的驱动输出的速度来增加输出扭矩。
11.一种车辆,其中,包括动力传递装置,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含:
第一变速部,将从动力产生部输出的驱动力传递至第二变速部;以及第二变速部,将从所述第一变速部输入的前进驱动和后退驱动变速为至少两个转速中的特定级并输出,
所述第二变速部包括:
车桥输出部,具有以与车轮连接的方式布置的车轴;以及
车桥输入部,包含以与所述车桥输入部的车轴相隔开的方式布置的后退输入驱动轴和前进输入驱动轴,从形成延车体的前后方向配备的锥齿轮旋转轴的锥形齿轮部接收动力并变速为被划分成至少两个所述转速的特定级而输出,以提供通过所述第一变速部传递的所述驱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菲尼川阿尔法有限公司,未经英菲尼川阿尔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136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