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停车场的车辆查找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2306.7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7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徐邦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待定位标签 定位标签 层级 停车场 参考 车辆标识信息 欧式距离 客户端 通信设备 车辆所在位置 发送 查找 标识信息 查找请求 响应结果 预设规则 携带 存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停车场的车辆查找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车辆查找请求后,根据存储的车辆标识信息与待定位标签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请求中携带的车辆标识信息对应的待定位标签;根据至少一个RF阅读器分别确定出的参考定位标签的信号强度和待定位标签的信号强度,按照预设规则按层级由高到低的顺序逐层确定待定位标签与参考定位标签之间的欧式距离;利用确定出的最低层级的参考定位标签与待定位标签之间的欧式距离及最低层级的参考定位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待定位标签的位置信息;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携带待定位标签的位置信息的响应结果。采用上述方法,能够在停车场中快速查找到车辆所在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停车场的车辆查找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2017年1月,公安部交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中国机动车总量达到2.9亿辆,其中汽车1.94亿辆。与此同时,政府为破解“停车难”问题,组织兴建大量立体车库、地下车库和停车综合体等,而且体量越来越大。例如,2017年,杭州新建的芦荡公园地下公共停车库面积达到23534平方米,设置有600余个车位,有的立体停车库设置的车位甚至更多。在数量庞大的车位中迅速定位车辆所在位置,不仅能为车主提供便利,而且能够提高停车场的管理效率。
现有的基于停车场的车辆定位方案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在停车场各个停车位设置二维码,在车主在任一停车位停车后,主动扫描该泊位对应的二维码并上传至服务器侧,服务器端绑定车主信息与二维码信息。寻车时,车主通过智能手机查询即可获得对应的车辆位置信息。另外,在各个停车位设置信息读取装置,如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读卡器和指纹采集器等,车主停车后刷卡绑定车辆与停车位,后续寻车时即可通过移动终端查询到车辆所在位置。或者在停车场内设置多个摄像机,在车辆进入停车场时记录车辆车牌信息,并保持跟踪至车辆泊入车位,记录车辆位置,随后即可通过终端查询车辆位置信息。
现有的车辆定位方案中,在各个停车位上设置信息读取装置或二维码,这种方式需要车主在泊入车位后主动进行“绑定”操作,提高使用门槛,此外,在每个泊位上设置指纹采集器,不仅成本高而且存在泄露用户指纹信息的风险。另外,由于室内停车场采光普遍较差,采用摄像头跟踪车辆具有先天缺陷,定位精度差且由于光线较暗极易产生误检漏检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在停车场中未设置指纹采集器或二维码等设备下,快速查找到车辆所在位置,提高定位准确度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停车场的车辆查找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用以在停车场中快速查找到车辆所在位置和提高定位准确度,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采用的通过设置信息读取装置查找车辆方法所导致的车主信息泄露等问题的发生。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停车场的车辆查找方法,停车场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射频RF阅读器和若干个有源的参考定位标签,其中,所述至少一个RF阅读器用于采集所述参考定位标签和待定位标签的信号强度;所述参考定位标签具有不同的层级,各个参考定位标签用于标识不同的定位区域,上一层级的参考定位标签的定位区域中包含下一层级的参考定位标签及参考定位标签的定位区域;以及
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车辆查找请求后,根据存储的车辆标识信息与待定位标签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查找请求中携带的车辆标识信息对应的待定位标签;并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RF阅读器分别确定出的参考定位标签的信号强度和所述待定位标签的信号强度,按照预设规则按层级由高到低的顺序逐层确定所述待定位标签与参考定位标签之间的欧式距离;并
利用确定出的最低层级的参考定位标签与所述待定位标签之间的欧式距离及最低层级的参考定位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定位标签的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23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