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氧铜烧结DBC半导体热电基片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0540.6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9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田茂标;刘瑞生;阎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万士达瓷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5/34 | 分类号: | H01L35/34;H01L3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苏丹 |
地址: | 611332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氧 烧结 dbc 半导体 热电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氧铜烧结DBC半导体热电基片的生产方法,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瓷片表面印胶点、装配和烧结的过程。本发明选取Al2O3陶瓷基片,将胶点按照导流条尺寸用相应尺寸丝网印至Al2O3陶瓷基片表面;先将导流条筛入模具中;然后把步骤A中Al2O3陶瓷基片表面印上胶点的基片扣入筛满导流条的模具中;将步骤B中装配好的DBC半导体热电基片半成品放入高温且氮气纯度为99.999%的体系中直接键合而成的DBC半导体热电基片。本发明采用Al2O3陶瓷基片与低氧铜直接覆铜烧结而成。不同于现有的采用Al2O3陶瓷基片与经过氧化处理后的无氧铜覆铜烧结,本发明所述方法直接通过烧结即可得到需要的图形,不需要烧结前导流条氧化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氧铜烧结DBC半导体热电基片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功率电子器件的发展,电路板集成度与工作频率不断提高,散热问题已成为功率电子器件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陶瓷基片是大功率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基片的封装材料,是功率电子、电子封装与多芯片模块等技术中的关键配套材料,其性能决定着模块的散热效率和可靠性。
低氧铜烧结DBC半导体热电基片由于具有高导热性、高电绝缘性、电流容量大、机械强度高、与硅芯片相匹配的温度特性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军工、汽车等特殊电子行业,用来做功率芯片的绝缘与散热。
现有工艺是采用Al2O3陶瓷基片与经过氧化处理后的覆铜烧结,其中无氧铜氧化处理工艺复杂难以控制氧化的一致性,所以价格十分昂贵,无氧铜烧结DBC半导体热电基片售价是低氧铜烧结DBC半导体热电基片售价的5倍左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低氧铜烧结DBC半导体热电基片的生产方法,采用Al2O3陶瓷基片与低氧铜直接覆铜烧结出客户所需产品图形,烧结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氧铜烧结DBC半导体热电基片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瓷片表面印胶点
选取Al2O3陶瓷基片,将胶点按照导流条尺寸用相应尺寸丝网印至Al2O3陶瓷基片表面;
B.装配
先将导流条筛入模具中;然后把步骤A中Al2O3陶瓷基片表面印上胶点的基片扣入筛满导流条的模具中;
C.烧结
将步骤B中装配好的DBC半导体热电基片半成品放入高温且氮气纯度为99.999%的体系中直接键合而成的DBC半导体热电基片。
本发明在步骤B中,导流条自身含氧量为510~520ppm。
本发明在步骤C中,依次经过排胶、烧结和冷却三个步骤;所述排胶是指烧结体系在升温到500℃之前,体系内部胶点被熔化炭化挥发;导流条在300℃以上由导流条自身含氧量510~520ppm与Al2O3陶瓷基片在1000℃~1100℃烧结;烧结后冷却至80℃以内。
本发明在步骤A中,所述Al2O3陶瓷基片的密度≥3.7g/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万士达瓷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万士达瓷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05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