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核生长法合成可控大小硫化银纳米颗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0483.1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0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宪;薛静;唐建国;王瑶;李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9/08 | 分类号: | C01G9/08;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核 生长 合成 可控 大小 硫化 纳米 颗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核生长法合成可控大小硫化银纳米颗粒的方法,加入蒸馏水、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硫化钠溶液得混合溶液A;取硝酸银溶液,向其中滴加氨水溶液至出现浑浊后再变为澄清,加入三次蒸馏水稀释至8ml的银氨溶液B;在转速为400转/分钟下向A溶液中一次性用时30‑90秒缓慢滴加B溶液0.1‑1ml,在种子晶核形成后,10‑30分钟内加入30ml硫化钠溶液后将剩余B溶液分四次全部滴加入已形成种子晶核的A溶液中,滴加结束后20‑50分钟后反应结束后迅速降温、离心、超声三次蒸馏水洗涤分离后得到硫化银纳米颗粒胶体溶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备的Ag2S纳米颗粒具有均一性和大小可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晶核生长法合成可控大小硫化银纳米颗粒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纳米材料的成功合成以及应用证明了其在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应用,特别是纳米材料所具有量子尺寸效应、体积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其产生了独特的电学、光学、化学性质以及催化性质。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以及性质在近十几年受到了广泛关注。纳米级别的金属纳米材料具备许多块体材料没有的优越特性,其中,金属纳米颗粒所具备的独特光学性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金属纳米颗粒中所拥有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是描述其在电磁场作用下导带电子集体振荡的一个物理概念,共振性质受尺寸、形状以及周围介质影响非常显著。对纳米颗粒尺寸大小及其形貌的有效控制一直都是大家研究的方向。近几年来,随着金、银金属纳米颗粒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荧光效应的广泛应用,已经广泛应用于光催化、信息存储、非线性光学、表面增强拉曼、化学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生物传感器、光电子学等领域。
过渡金属硫化物因其独特的性能而引起重视,其中Ag2S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Ag2S作为Ⅰ—Ⅵ族的窄能带半导体材料在光电、热电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应用性能,可在光电池、红外检测等方面进行广泛应用。由于Ag2S纳米颗粒也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而表现出优于普通材料的光、电、磁以及热力学方面的性能,所以在光吸收、传感器、光催化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另外发现Ag2S还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属于低生物毒性甚至是无生物毒性的纳米材料,在抗菌材料、在生物医学及环境科学方面可得到应用。因此,制备分散性好、颗粒均匀且大小可控的纳米颗粒一直是纳米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前进方向。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对金属纳米颗粒有了更进一步的探究。尤其是对金属纳米材料制备时形貌和大小的可控性上以及相应的性质和应用的研究一直是材料科学以及相关领域的前沿热点。
到目前为止已有很多硫化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被人们使用,例如模板法、微乳液法、声化学法、溶胶凝胶法、射线诱导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制备出了硫化银纳米颗粒,但是以往的Ag2S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纳米颗粒在均一性和大小可控性上还不够完善,且有的设备比较复杂、实验步骤繁琐难以掌控。专利200410049452介绍了一种硫化银半导体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用银盐、高碳醇和五硫化二磷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得到硫化银半导体纳米颗粒,使得在制备中原料易得,成本降低,所制备过程中没有对硫化银纳米颗粒的大小进行更好的可控制性操作。专利200910307067介绍了一种梭形或者棒状硫化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分别加入硝酸银的氨水溶液和硫化钠的水溶液搅拌后加入内胆为聚四氟乙烯的水热合成釜中,加热在100-180℃,改方法工艺简单易操作,但不能直接工业化生产。迄今为止没有一种合适的方法既能够使得生产成本降低又能够在制备过程中进行可控制性操作,因此寻求一种生产工艺简单、对纳米颗粒大小可控制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仍然是纳米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晶核生长法合成可控大小硫化银纳米颗粒的方法,解决了目前的硫化银纳米颗粒生成大小不可控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04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