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堆垛车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019435.0 | 申请日: | 2017-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4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 发明(设计)人: | 蔡永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厚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9/07 | 分类号: | B66F9/07;B66F9/075;B66F9/12;B66F9/14;B66F9/18;B66F9/24;B65G1/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郑阳政 |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堆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申请涉及仓储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堆垛车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仓库中进行货物装卸的方法为,储存货物时,将物料堆码在栈板上,然后通过叉车或地牛将装有货物的栈板拉到货架板,再通过人工将货物转移到货架上。去货物时则进行相反的动作过程。因此导致堆码转移货物时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堆垛车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的通过人工堆码货物到货架上和从货架上取下货物不便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堆垛车结构 ,包括车轮、支撑在车轮上的底座和驱动车轮的动力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上设有旋转座和驱动旋转座在水平面上旋转的旋转结构,所述旋转座上设有可输出所述旋转座的伸缩滑轨和驱动伸缩滑轨滑动的伸缩结构,所述伸缩滑轨上连接有托板,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储物架、另一端设有驱动所述升降座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座位于所述升降机构和储物架之间,所述储物架的货物进出口朝向所述升降机构。将货物转移到仓库的货架上进行堆码时,通过旋转结构转动旋转座到伸缩滑轨的延伸方向同储物架于升降机构的分布方向垂直,然后通过伸缩结构驱动伸缩滑轨伸长使得托板伸出底座,然后使货物转移到托板上(如果托板能够伸入货物底下则托板直接伸入到货物底下,然后升降机构驱动升降座升降而使得货物被搁置在托板上),使伸缩滑轨收缩而将托板回缩到底座上,然后转动旋转座使得滑轨朝向储物架且升高货物到需要的位置,使伸缩滑轨伸长而驱动托板插入到储物架内,使托板下降到货物搁置在储物架上,如此反复到储物架内装满货物。然后通过动力源驱动车轮转动使得本发明移动(本发明可以设计为无人驾驶的方式)仓库的储存货物的货架旁,然后重复上述相反的动作而将储物架上的物体转移到仓库中的货架上。为了仓库的货架同本发明使用相匹配,货架要设计为仅对货物的两侧进行支撑的结构形式,以便于托板能够伸入到货物的底下。能够实现装卸或自动进行。
作为优选,所述储物架包括两块对向设置的侧板,两块侧板之间形成储物空间,所述储物空间内设有若干沿上下方向的承载条对,同一承载条对中的两根承载条分别固定在所述一对侧板上,承载条沿水平方向延伸。提供了储物架的一种具体适用于自动装卸货物的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条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沿承载条延伸方向分布的盲孔,所述盲孔内可伸缩得插接有挡销和驱动挡销伸出所述盲孔的挡销顶升弹簧。使用时被货物压到的挡销收缩、没有压住的挡销处于伸出状态而挡住货物。不但能够将货物的前后方向(即承载条的延伸方向)两端挡住,而且当货物的长度变化时也能够可靠的挡住。
作为优选,每一对承载条的上方都设有检测承载条上是否存放有物料的光电开关和水平夹持机构,所述水平夹持机构包括两块沿侧板分布方向分布的夹持块和驱动两块夹持块分合的驱动结构;光电开关检测到有物料搁置在承载条上且车轮转动时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两块夹持板抵接在物料的两侧上;当车轮停止转动时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两块夹持板分开。能够防止货物运输过程中产生宽度方向的晃动而损坏。而且能够适用于不同宽度的货物的防晃动。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双头电机和连接在双头电机的两个动力输出头上的两个螺纹杆,所述两根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两根螺纹杆螺纹连接在所述两块夹持块上。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为沿底座行走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结构,所述升降机构和储物架沿底座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布。便于仓库中的货架之间的距离设计的叫窄、以提高仓库空间的利用率。
作为优选,所动力源为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包括电机壳、外定子、内转子和电机轴,电机壳的两端设有端盖,所述电机轴的两端通过滚珠轴承支撑在所述端盖上,所述内转子设有电机轴连接孔,所述内转子的两端设有若干连接指连接孔,所述连接指连接孔沿电机轴连接孔的周向分布轴向延伸,所述电机轴由两个分段构成,所述分段的一端通过所述滚珠轴承支撑在所述端盖上、另一端以间隙配合的方式穿设在所述电机轴连接孔内,所述分段设有若干一一对应地穿设在所述连接指连接孔内的连接指。
本技术方案通过设计沿转轴轴向分布连接指连接孔配合连接指来实现内转子和电机轴的连接,一改现有的惯用的通过紧配合压紧在一起的固定方式,使得装配内转子和电机轴时无需压机进行挤压,装配时轻松省力,而且分开时也省力,因为此时转轴和电机轴不是依靠变形产生的摩擦或者说是啮合作用来实现传递的,连接指连接孔和连接指之间的摩擦力无需太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厚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厚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94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