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堆垛车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019435.0 | 申请日: | 2017-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4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 发明(设计)人: | 蔡永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厚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9/07 | 分类号: | B66F9/07;B66F9/075;B66F9/12;B66F9/14;B66F9/18;B66F9/24;B65G1/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郑阳政 |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堆垛 结构 | ||
1.一种堆垛车结构 ,包括车轮、支撑在车轮上的底座和驱动车轮的动力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上设有旋转座和驱动旋转座在水平面上旋转的旋转结构,所述旋转座上设有可输出所述旋转座的伸缩滑轨和驱动伸缩滑轨滑动的伸缩结构,所述伸缩滑轨上连接有托板,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储物架、另一端设有驱动所述升降座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座位于所述升降机构和储物架之间,所述储物架的货物进出口朝向所述升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垛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架包括两块对向设置的侧板,两块侧板之间形成储物空间,所述储物空间内设有若干沿上下方向的承载条对,同一承载条对中的两根承载条分别固定在所述一对侧板上,承载条沿水平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垛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条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沿承载条延伸方向分布的盲孔,所述盲孔内可伸缩得插接有挡销和驱动挡销伸出所述盲孔的挡销顶升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堆垛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对承载条的上方都设有检测承载条上是否存放有物料的光电开关和水平夹持机构,所述水平夹持机构包括两块沿侧板分布方向分布的夹持块和驱动两块夹持块分合的驱动结构;光电开关检测到有物料搁置在承载条上且车轮转动时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两块夹持板抵接在物料的两侧上;当车轮停止转动时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两块夹持板分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堆垛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双头电机和连接在双头电机的两个动力输出头上的两个螺纹杆,所述两根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两根螺纹杆螺纹连接在所述两块夹持块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堆垛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沿底座行走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结构,所述升降机构和储物架沿底座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堆垛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动力源为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包括电机壳、外定子、内转子和电机轴,电机壳的两端设有端盖,所述电机轴的两端通过滚珠轴承支撑在所述端盖上,所述内转子设有电机轴连接孔,所述内转子的两端设有若干连接指连接孔,所述连接指连接孔沿电机轴连接孔的周向分布轴向延伸,所述电机轴由两个分段构成,所述分段的一端通过所述滚珠轴承支撑在所述端盖上、另一端以间隙配合的方式穿设在所述电机轴连接孔内,所述分段设有若干一一对应地穿设在所述连接指连接孔内的连接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堆垛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指和内转子铁芯通过锡焊形成焊接点而连接在一起,所述电机轴连接孔内设有驱动所述两个分段分开的分离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堆垛车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焊接点疲劳延缓单元,所述分离弹簧的两端各通过一个所述焊接点疲劳延缓单元同所述分段连接在一起,所述焊接点疲劳延缓单元包括设置在内转子铁芯内的沿电机轴连接孔周向延伸的环形油缸,所述环形油缸的一端设有环形的活塞、另一端设有若干沿电机轴连接孔径向延伸周向分布的滑孔,所述滑孔位于所述环形油缸的内侧壁上,所述滑孔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和活塞之间形成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内填充满液压油,所述活塞远离储液腔的一端连接有若干沿电机轴连接孔周向分布轴向延伸的推柱,所述推柱连接伸入到所述电机轴连接孔内的挡杆,所述分离弹簧通过所述挡杆支撑在所述分段的端面上,所述电机轴连接孔的孔壁上设有沿电机轴连接孔轴向延伸的长条形的避让孔,所述挡杆经所述避让孔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堆垛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点疲劳延缓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电机轴连接孔内的支撑块,所述分离弹簧通过所述支撑块支撑在所述挡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厚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厚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94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