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大灯转向功能的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8293.6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7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盘虎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76 | 分类号: | B60Q1/076;B60L58/26;H01M10/613;H01M10/6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马金华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大灯 转向 功能 电动汽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大灯转向功能的电动汽车,包括车身、电池组和车轮,还包括转向机构和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第一管道、第一电机、浆叶、外壳、转换头和第二管道,转向机构包括驱动组件、球头、第一连接杆、灯罩和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连接杆、第二支撑架和第三连接杆,驱动组件包括第三支撑架、两个第一移动块、第一传动杆、传动块、第二传动杆和两个第二移动块,该具有大灯转向功能的电动汽车中,通过冷却机构可以有效的对电池组进行冷却,使电池组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正常工作温度,降低了电池组因过热导致损坏的可能性,通过转向机构可以任意改变车灯的照射角度,扩大了车灯的照射范围,提高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大灯转向功能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电池组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保持其健康的工作状态尤为重要,一般电动汽车在长时间行驶中,电池组会产生热量,如果因散热不及时导致电池组温度过高,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不仅如此,汽车在夜间行车过程中,如果车灯以固定角度照射,不仅照射范围有限,而且在会车过程中,会对来车驾驶员的视线造成干扰,降低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大灯转向功能的电动汽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大灯转向功能的电动汽车,包括车身、电池组和至少两个车轮,还包括转向机构和冷却机构,所述转向机构设置在车身的一侧,所述冷却机构的一端设置在电池组的上方,所述冷却机构的另一端设置在车身上方;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一管道、第一电机、至少两个浆叶、外壳、两个转换头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外壳的上方,至少两个浆叶周向均匀分布在第一电机的驱动轴的外周上,两个转换头分别设置在外壳的两侧,所述第二管道设置在两个转换头之间,所述第一管道架设在两个转换头的上方;
所述转向机构包括驱动组件、球头、第一连接杆、灯罩和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灯罩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置在灯罩上,所述球头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上,所述驱动组件与球头传动连接;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两个第二连接杆、第二支撑架和两个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二支撑架通过两个第二连接杆铰接在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灯罩通过两个第三连接杆铰接在第二支撑架上;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三支撑架、两个第一移动块、第一传动杆、传动块、第二传动杆和两个第二移动块,两个第一移动分别设置在第三支撑架的上边框和下边框上,所述第一传动杆设置在两个第一移动块之间,两个第二移动块分别设置在第三支撑架的两侧边框上,所述第二传动杆设置在两个第二移动块之间,所述传动块与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均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冷却机构对电池组的冷却效果,所述第二管道的数量为四个。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冷却机构对电池组的冷却效果,所述第一管道的形状为S形。
作为优选,为了使车灯的灯光更加集中,提高车灯的亮度,所述灯罩的另一侧设有透镜;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传动块移动,所述传动块上还设有一个第一过孔和一个第二过孔,所述第二传动杆穿过第一过孔,所述第一传动杆穿过第二过孔。
作为优选,为了改变灯罩的方向,从而改变汽车大灯照射方向,所述传动块上还设有空腔,所述球头设置在空腔内,所述空腔开口处的直径小于球头直径。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冷却机构对电池组的冷却效果,所述外壳的材质为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盘虎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温州盘虎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82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