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菌种的母种培养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7112.8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1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朱燕华;张津京;黄建春;张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40 | 分类号: | A01G18/4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唐循文 |
地址: | 2237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菌种 培养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液体菌种的母种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食用菌液体菌种是用液体培养基在生物发酵罐中,通过深层培养技术生产的液体形态的菌种。液体是指培养基物理状态,液体深层培养就是发酵工程技术在液体菌种的生产过程包括液体菌种母种制备与液体菌种生产,运用发酵罐生产液体菌种时,必须要通入无菌氧气,以维持液体菌种的生长需要,然而在液体菌种母种制备阶段,却未应用此方法。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金针菇子实体中氨基酸含量丰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金针菇的生产已进入工厂化、周年化生产的阶段。金针菇的菌种对于金针菇高产栽培具有重要的影响。传统的金针菇固体菌种,对生产技术要求不高,但存在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发菌速度慢,出菇整齐度较差等缺点,已不适用于现代化的金针菇工厂化生产。金针菇液体菌种与传统的固体菌种相比,具有诸多优点,如生产周期短、劳动强度低、成本较低、操作简便;菌种活力强,菌丝萌发快,抗菌能力强,污染率低;萌发点多,菌龄一致、出菇整齐;便于机械化生产等。因而,液体菌种已成为金针菇现代化、工厂化生产的重要研究方向,是金针菇菌种发展的趋势。
金针菇液体菌种的母种一般将P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Medium))斜面菌种活化后,接入三角摇瓶,培养5~8天,作为发酵罐生产液体菌种的母种,用这种方式生产的菌丝球大小及生长状况均一度都不理想。
液体菌种发酵过程中,菌丝体生长代谢需要充足的氧气。在使用发酵罐进行液体菌种生产的深层发酵阶段,一般安装有曝氧装置,以保证发酵罐中的氧气量足够菌丝生长需要。然而,在使用三角摇瓶生产液体菌种母种的阶段,菌丝体的生长主要依靠培养液的自来水中所含的氧气,无法满足液体菌种的母种生长需求。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发菌速度慢以及出菇整齐度较差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菌种的母种培养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菌丝球形态及生长的均一度,缩短液体菌种母种的培养时间,获得高度均一的金针菇液体菌种母种。
技术方案:一种液体菌种的母种培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金针菇PDA斜面菌种活化后接入PDA平板培养基中培养成金针菇PDA平板母种;
步骤二.将自来水预冷至0~10℃,把曝氧仪器放入预冷后的自来水中进行曝氧处理,曝氧仪器运行时间为30~60min;
步骤三.将以步骤二中曝氧后的自来水配制成的PDA液体培养基装入摇瓶,再将摇瓶放入灭菌锅中110~121℃灭菌20~40min,灭菌处理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一中制备的金针菇PDA平板母种加入已灭菌的匀浆机进行匀浆处理;
步骤五.取步骤四匀浆处理后的匀浆液放入步骤三灭菌处理后冷却至室温的摇瓶中于18~20℃温度下恒温震荡培养4~7天,即可得到用作接入发酵罐中生产液体菌种的液体菌种母种,接入的匀浆液的接种量为5~8%。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中曝氧仪器为曝气气泡直径100nm~50μm的微孔曝氧仪器,与一般使用的普通增氧设备比,效率更高,水中的氧气分子也更加稳定,有利于菌丝生长。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中将自来水预冷至5℃。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中进行曝氧处理后的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为10~15mg/L。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中进行曝氧处理后的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为11.8mg/L。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中曝氧仪器运行时间为30min。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三中将150mL以步骤二中曝氧后的自来水配制成的琼脂液体培养基装入250mL摇瓶。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三中再将摇瓶放入灭菌锅中121℃灭菌30min。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五中于18℃温度下震荡培养6天。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基于所述的方法在培养金针菇D163、金针菇V113、金针菇H27、金针菇W11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71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