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艾渣栽培榆黄蘑的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5925.3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1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雷帮星;康冀川;文庭池;钱一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22;A01G18/40;A01G18/5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栽培 榆黄蘑 培养基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艾渣(指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L.)DC.经水蒸气蒸馏提取艾片后的植物残渣)栽培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的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属于食用菌技术领域。本发明培养基含有以下重量份原料:棉籽壳40~50份、艾渣40~57份、麦麸5~15份、石膏粉0.5~1.5份、石灰粉0.5~1.5份和蔗糖0.5~1.5份。本发明利用艾渣栽培榆黄蘑的栽培方法,包括菌种活化、生产种的制备、栽培培养基制备、接种以及发菌,其中本发明栽培培养基突破性地使用艾渣替代木屑,栽培出的榆黄蘑营养价值和木屑培养出的榆黄蘑一致,但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本发明将资源回收利用,变废为宝,生产操作简单易行,推广性强,是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可行之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艾渣栽培榆黄蘑的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榆黄蘑学名金项侧耳,又名金顶蘑,色泽艳丽,体态优美、气味醇香,质地脆嫩、口感细腻,是一种难得的食用菌和药用菌。榆黄蘑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份,含有17种氨基酸,富含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尤其是谷氨酸含量与菇类含量最高的草菇相同,并含有丰富的钾、钠、钙、铁、锌,以及维生素C、烟酸、泛酸等是不可多得的珍贵食用菌。榆黄蘑素有“素肉”之称,是烹制菜肴中不可多得的美味,可炒、可爆、可烧、可扒、可炖汤,属高营养、低热量食品,长期食用,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含量的功能,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和肥胖症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榆黄蘑味甘,性温,无毒。可入药,能润肺生津,补益肝肾,治虚弱萎症(肌萎)和痢疾等症。
榆黄蘑为木腐性食用菌,与平菇一样,具有较强的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的能力,榆、栎、槐、桐、杨、柳等阔叶木屑、棉秆、棉籽壳、玉米芯、玉米秸、豆秸等农副产品都能满足其对碳源的需求,同时,生产中往往加入玉米粉、麦麸、饼肥等含氮物质,以提供给榆黄蘑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氮源。此外,榆黄蘑生长发育还需要一定量的矿质元素和微量的生物活性物质。一般常在培养料中添加磷肥、磷酸二氢钾等来满足榆黄蘑对矿质元素的需求,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很少添加,因培养料和水中的含量已基本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
目前,榆黄蘑人工栽培有生料、发酵料和熟料三种形式,由于其抗杂能力强,菌丝生长发育快,我国大多采用生料和发酵料栽培。现有的榆黄蘑最常用的培养料是木屑和棉仔壳,近年来木屑和棉仔壳价格不断上涨,使榆黄蘑种植者的成本增加,严重挫伤了种植者的种植热情;寻找廉价的替代品,才能保证榆黄蘑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艾纳香为菊科艾纳香属Blumea balsamifera DC,苗药名档窝凯Diangd vob bvid植物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别名大风艾、冰片艾、家风艾等,也是我国著名的黎族药物,黎药名“娜龙”,在《开宝本草》、《本草纲目》和《岭南采药录》等本草典籍均有记载,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寒湿泻痢、腹痛肠鸣、风湿痹痛、跌打伤痛等。艾纳香是提取天然左旋冰片(又称艾片)的主要植物,天然冰片气味清香,是一种高级香料,同时还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开窍醒神等功效,其药用价值远大于合成冰片;因艾纳香在我国分布广泛、产量丰富,市场地位逐年提升。
艾渣是艾纳香经加热升华提取艾片后的残渣,经研究表明(王秋萍,何珺,陈伟,马海霞,吴竹.艾渣中有效成分的定性检测及含量测定[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6,V31(4):751~756),艾渣中含有鞣质、蒽醌类化合物、多糖和皂苷类化合物等多种物质,其中总蒽醌3.176mg/g、总黄酮12.853mg/g、总有机酸18.715mg/g、总皂苷9.512mg/g和总多糖13.120mg/g。若不对艾渣加以回收利用而是被作为工业废物处理掉,这不仅对药物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时对环境也造成极大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59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用菌自动化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清洗的计算机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