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体强度测试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5630.6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7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益高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5 | 代理人: | 毛方方 |
地址: | 2150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强度 测试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车体强度测试装置,用以检测待测试车辆的车体结构强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强度测试装置包括承重架、连接于所述承重架下方的若干吊绳及与所述吊绳相连的若干已选取配重块,所述已选取配重块均匀排布且以一对一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吊绳底端,所述强度测试装置可在升降装置的作用下沿高度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已选取配重块的底面与待测试车辆的车顶上表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试车辆整备质量与其车顶面积的比值为M,所述待测试车辆对应要求的加载系数为α,所述已选取配重块的质量与其底面积的比值为N,且N等于M乘以α。
3.根据权利要求所述2的车体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强度测试装置具有多组N值不同的配重块,且每组中配重块的N值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绳连接于对应配重块上侧的中心位置,其为柔性非弹性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体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绳的悬挂长度与待测试车辆的车顶上表面对应位置处的高度成反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的底面同时着力于所述待测试车辆的车顶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项中任一项所述的车体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相连的两个已选取配重块之间具有位移间隙,且至少最外侧的已选取配重块与其内侧相邻的配重块之间连接有拉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已选取配重块的底面与待测试车辆的车顶上表面相接触时,所述拉绳呈不受力状态。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体强度测试装置所采用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方法包括:
获取待测试车辆的整备质量并测量待测试车辆的车顶面积;
根据所述整备质量与车顶面积的比值M及待测试车辆对应要求的加载系数α来选取合适的配重块,使所选取的配重块的质量与其底面积的比值N等于M乘以α;
将所选取的配重块均匀分布且通过吊绳分别固定连接于承重架的下侧;
根据车顶上表面的平滑程度设定吊绳的悬挂长度,其中吊绳的悬挂长度与待测试车辆的车顶上表面对应位置处的高度负相关;
至少将最外侧的所述配重块与其内侧相邻的配重块之间通过拉绳相连;
将待测试车辆停放至水平地面上;
利用升降装置将承重架吊置于待测试车辆的车顶上方,调整承重架的上下高度直至所选取的配重块降落于所述车顶上表面且所述吊绳呈不受力的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绳为柔性、非弹性材质,且连接于所述配重块上侧的中心位置,通过调整吊绳的悬挂长度使得所述配重块的底面与待测试车辆的车顶上表面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益高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益高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56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喷射装置
- 下一篇:新型消音可移动真空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