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制备1,2,3-三氮唑衍生物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08248.2 申请日: 2017-10-25
公开(公告)号: CN108033924A 公开(公告)日: 2018-05-15
发明(设计)人: 王锐;段利平;谷利军;郭俊明;孙少辉;张筱薇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民族大学
主分类号: C07D249/18 分类号: C07D249/18;C07D249/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50500 云南***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效 制备 三氮唑 衍生物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1,2,3‑三氮唑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1,2,3‑三氮唑衍生物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无金属催化剂存在下,微波辐射促进、离子液体相转移协同碘催化卤代烃、叠氮物和环氧乙烷化合物三组分水相加成,得到1,2,3‑三氮唑衍生物,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转化率和产率高,尤其是不需使用金属催化剂和有机溶剂,从根本上克服了有机溶剂的污染和损失,消除了导致的细胞毒性的重金属催化剂在产品中的残留,拓展了1,2,3‑三氮唑衍生物在生物、药物或材料合成领域中的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1,2,3-三氮唑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铜(I) 催化下炔和叠氮化物反应在的快速、高效耦合反应的成功发现(Angew. Chem. Int. Ed., 2002, 41: 2596-2599;J. Or g. Chem., 2002, 67: 3057-3064),特别是水的存在被实验证实有益于这类反应的发现(An gew. Chem. Int. Ed.,2002, 41: 2596-2599),以铜(I) 催化为标志的水相炔和叠氮化物的[3+2]环加成成为“完美的”有机化学反应,被定义为“点击反应”。但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这一反应并不完美。有文献报道,反应产物中残留的过渡态金属催化剂铜(I) 具有细胞毒素,引起细胞中DNA的降解与多糖和蛋白质的变性(Or g. Lett. 2006, 8: 3639-3642;Chem. Res. Toxicol.2010, 23: 319-326),也会诱导病毒或寡核普酸的降解(J. Am. Chem. Soc., 2003, 125:3192-3193),应将铜(I) 作为催化剂的点击反应产物排除在生物体内的应用范围之外(J.Am. Chem. Soc., 2004, 126: 15046-15047);产物是聚合物材料时,还会造成材料性能明显下降(An gew. Chem., Int. Ed. 2007, 46, 872-877;Biomacro molecules 2010, 11,2960-2965)。一部分应用研究转向了替代铜(I) 催化的点击化学,发现使用其它过渡态金属催化剂仍然可以保持了点击反应的优势(An gew. Chem., 2005, 117: 2250-2255;Macro molecules, 2006, 39: 6451-6457;Chem. Eur. J., 2008, 14: 6713-6721;J.Am. Chem. Soc., 2008, 130: 8923-8930;Synlett, 2007, 10: 1591-1594)。但是,使用这些金属催化剂的合成反应产物仍然或多或少存在潜在的毒性。因此,不使用任何金属催化剂的点击反应显现出越来越大实际价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民族大学,未经云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82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