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跷跷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07172.1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2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金燕 |
主分类号: | A63G11/00 | 分类号: | A63G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跷跷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跷跷板,包括有翘板和支撑座,翘板分为翘板中部和翘板两端,翘板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人坐的滑板,翘板一端设置有能够带动同端滑板运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另一端设置有能够带动同端滑板运动的第二驱动组件,翘板中部一侧设置有与第一驱动组件耦接的第一接近开关,另一侧设置有与第二驱动组件耦接的第二接近开关,翘板中部还设置有感应块,感应块能够在翘板中部内滑动,感应块根据重力作用靠近第一接近开关或者第二接近开关,第一接近开关或者第二接近开关闭合,促使第一驱动组件或者第二驱动组件带动同端滑板运动,通过改变力臂大小,使翘板不断进行上下运动,让两个体重相差较大的人一起玩跷跷板,享受到玩跷跷板的快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儿童娱乐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跷跷板。
背景技术
跷跷板,一种多人(二人以上)参与的儿童玩具。玩的儿童坐在跷跷板上,一人坐一头,一个人上去,一个人下来;跷跷板是一个需要配合才能玩得起来的游乐儿童游乐设备,玩的时候要求两个儿童之间要好好合作;通过玩跷跷板,儿童不仅得到了快乐,更懂得了合作,让儿童从小就懂得在合作中寻找快乐。
跷跷板是利用杠杆原理进行一上一下的,而传统的跷跷板不适合两个体重相差较大的孩子一起玩跷跷板;因为在传统跷跷板中,人到跷跷板固定点的距离相同,重的儿童对跷跷板的压力远大于轻的儿童对跷跷板的压力,这导致跷跷板无法一上一下,一般重的儿童所在跷跷板的一端就靠近地面,轻的儿童所在跷跷板的一端就远离地面,除非重的儿童用力蹬地面才可能时跷跷板进行一上一下运动,这不能使儿童真正享受到玩跷跷板时的快感,更无法体会到合作精神。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玩的儿童双方体重相差较大,但依然能让儿童双方享受到玩跷跷板快乐的跷跷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跷跷板,包括有翘板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一端与地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翘板相铰接;所述翘板分为翘板中部和翘板两端,所述翘板中部与支撑座相铰接;所述翘板两端均设置有空腔,两个所述空腔内均设置有用于人坐的滑板,两块所述滑板分别与翘板两端滑动连接且两块滑板部分延伸至翘板外,翘板一端空腔内设置有能够带动同端滑板运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另一端空腔内设置有能够带动同端滑板运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翘板中部背离第一驱动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驱动组件耦接的第一接近开关,所述翘板中部背离第二驱动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驱动组件耦接的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翘板中部还设置有能够使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闭合的感应块,所述感应块与翘板中部滑动连接;所述翘板中部设置有能够使感应块滑动的滑槽,感应块根据重力作用在滑槽内滑动,当感应块与第一接近开关相接近时,第一接近开关闭合驱动第一驱动组件带动第一滑板向背离翘板中部方向移动,当感应块与第二接近开关相接近时,第二接近开关闭合驱动第二驱动组件带动第二滑板向背离翘板中部方向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腔内均设置有凹槽,所述滑板朝向凹槽的一侧设置有与凹槽相适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板固定连接,滑块在凹槽内滑动;所述滑板朝向翘板中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滑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空腔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弹簧提供滑板在第一接近开关或者第二接近开关断开后回到初始位置的回复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一电磁铁块,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二电磁铁块,所述第一电磁铁块、第二电磁铁块均设置在同端凹槽上且与同端凹槽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上均涂有磁性涂料,第一接近开关闭合,第一电磁铁块吸引同端滑块向背离翘板中部方向移动;第二接近开关闭合,第二电磁铁块吸引同端滑块向背离翘板中部方向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槽两侧内壁上设置有横槽,所述感应块上设置有与横槽相适配的限位块,限位块在横槽内滑动以限制滑块滑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板背离翘板中部的一侧均设置有扶手和座椅,所述扶手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大摩擦力的摩擦条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金燕,未经徐金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71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