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复发性HSK的双基因靶向治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05288.1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1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徐琨;刘先宁;朱秀萍;程燕;郑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眼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869 | 分类号: | C12N15/869;C12N15/23;C12N15/113;A61K48/00;A61K31/7088;A61K47/46;A61P27/02;A61P31/22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张瑞琪 |
地址: | 71000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复发 hsk 基因 靶向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基因靶向治疗系统rdHSV1‑IFNγ‑siRNA的构建方法,具体方法为:删除单纯疱疹病毒HSV1中ICP4、ICP34.5和ICP27基因,突变VP16基因,得到复制缺陷型载体rdHSV1;对LAT基因靶序列进行筛选、靶位证实,做出siRNA核苷酸序列,其序列由序列表中的SEQ ID NO:2所示;将IFNγ基因序列与siRNA序列分别连入穿梭质粒,与复制缺陷型载体rdHSV1进行同源重组,获得双基因靶向治疗系统rdHSV1‑IFNγ‑siRNA;本发明针对HSK目前亟待解决的病毒潜伏感染和复发问题,利用目前最先进的HSV病毒载体作为工具,建立了一种针对HSV病毒潜伏标志基因LAT基因和活化病毒的双基因靶向疗法,特异性定位到病毒潜伏部位进行基因沉默和干预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复发性HSK的双基因靶向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是最常见的病毒性角膜炎,在角膜病中发病率和致盲率均居首位。该病由于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Virus,HSV)潜伏感染于人三叉神经节及角膜组织,容易复发,重症病例迁延不愈,最终失明。单纯疱疹病毒(HSV)对人的感染性很强。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血清抗体阳性率达90%,原发感染仅见于对本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多为6个月至5岁的小儿。原发感染后病毒终生潜伏于体内待机再发。继发感染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和成人。一些非特异性刺激如感冒、发热、疟疾、感情刺激、月经、日晒、应用糖皮质激素、退翳及创伤等都可能成为复发的诱因。目前该病发病机制不明,传统药物治疗副作用大,机体易产生耐药,手术治疗也难以解决复发,使其成为眼科世界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复发性HSK的双基因靶向治疗系统,以解决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易复发、难治愈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基因靶向治疗系统rdHSV1-IFNγ-siRNA,至少包含复制缺陷型载体rdHSV1、来自于人血液淋巴细胞的IFNγ基因序列、siRNA核苷酸序列。
进一步地,复制缺陷型载体rdHSV1通过将单纯疱疹病毒HSV1中的ICP4、ICP34.5和ICP27基因删除,突变VP16基因而得到。
进一步地,IFNγ基因序列由序列表中的SEQ ID NO:1所示。
进一步地,siRNA核苷酸序列由序列表中的SEQ ID NO:2所示。
还包括一种复制缺陷型载体rdHSV1,通过将单纯疱疹病毒HSV1中的ICP4、ICP34.5和ICP27基因删除,突变VP16基因而得到。
还包括一种来自于人血液淋巴细胞的IFNγ基因序列,其序列由序列表中的SEQID NO:1所示:
SEQ ID NO: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眼科研究所,未经陕西省眼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52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