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接结构及车体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3151.2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4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余丽娟;杨伟国;丁振龙;陈鑫;尹晓熙;赵轩;陈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紫荆清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7/06 | 分类号: | B62D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结构 车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及应用该连接结构的车体。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环保”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话题,轻量化也广泛应用到汽车领域。相较于传统汽车,轻量化汽车在提高汽车的操控性方面和节能方面均具有优良的表现,除此之外,降低汽车自身的重量还可以提供输出功率、降低噪音、减少废气排放量和提高安全性能,因此轻量化汽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有技术中,车身一般均采用钢板材料通过点焊而成,由于钢板的密度较大,不利于实现汽车的轻量化,且由于需要焊接的零部件较多,在焊接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模具、夹具和焊接工装,从而造成制造成本和制作时间大幅度增加。除此之外,在焊接时,很可能发生焊接处变形的现象,从而导致在车身的使用寿命期限内,各零件之间在传递力时不稳定的现象,进一步使焊接处出现溃缩现象,严重缩短车身的使用寿命,降低客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结构紧凑,提高不同零件的安装精度和安装效率,有利于提高不同零件传递力的稳定性,防止不同零件的连接处出现溃缩现象,有利于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体,该车体不同零件之间安装和拆卸方便,力传递稳定性强,不易出现变形和溃缩现象,使用寿命长。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包括:
外壳,其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限位板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导向筋和加强筋;
第一连接件,其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的一端,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容纳第一零件的第一接口,且所述第一零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式连接;
第二连接件,其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侧板形成容纳第二零件的第二接口,且所述第二零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为梯形结构,所述第一限位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上底边上,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两条腰上,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彼此连接呈预设角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件整体呈L形,其包括第三部和第四部,所述第三部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部与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筋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筋的延伸方向由第一连接件指向第二连接件。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导向筋垂直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筋和所述加强筋的数量均不少于两条,所述导向筋彼此平行设置,所述加强筋彼此平行设置,所述导向筋和所述加强筋连接呈网格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架以及沿连接架均匀设置的第一加强肋条,所述连接架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肋条一端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结构采用铝材制成。
一种车体,包上述所述的连接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连接结构包括外壳、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在外壳一端设置第一连接件,另一端设置第二连接件,从而能够利用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接口和第二连接件上的第二接口将不同的零件可拆卸式连接。通过连接结构将不同零件可拆卸式连接能够避免由于焊接带来的零件变形和溃缩现象,有利于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通过利用连接结构自身的面来定位和安装,有利于降低夹具和定位工装的使用数量,降低制造成本和制造周期。且通过在外壳内部设置导向筋和加强筋,有利于提高不同零件传递力的稳定性,保证正碰力的有效、安全的传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连接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连接结构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图中:1、外壳;101、底板;102、第一侧板;1021、第一部;1022、第二部;103、第一限位板;104、第二侧板;105、第二限位板;106、第一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紫荆清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紫荆清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31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轮低速电动车B柱
- 下一篇:一种凿岩台车驾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