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98759.7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8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耀阳;牛磊;徐健;李嘉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G02B26/00;G02F1/1343;G02F1/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悬浮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显示装置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传递二维平面信息,而是希望其提供更加真实、富有立体感、能实现更多物理和心理深度线索的三维图像信息。
目前常见的三维显示装置一般采用视差型三维显示原理,通过柱透镜阵列或光栅阵列实现左、右视图的分离并使其分别进入观察者左右眼,利用双目视差而使人产生立体感知。但由于仅能体现视差信息,汇聚和辐辏信息难以匹配,长时间观看上述视差型裸眼三维显示三维的画面时用户会出现疲劳、头晕、恶心呕吐等反应。此外,该种方式呈现的三维显示图像不会随着观察者眼睛移动产生变化,视角范围较小,难以得到市场的认可。
悬浮显示技术属于集成成像,是一种基于微透镜阵列的真三维自由立体显示技术,能够实现图像的悬浮显示,增大三维显示的视角,且观察舒适,不容易疲劳,提升了观察者的使用体验。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结构确定的悬浮显示装置,显示的悬浮图像的高度是不变的,无法实现悬浮图像的多层显示,这实际上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悬浮显示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以实现显示装置的多层悬浮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单元;
微透镜组,所述微透镜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上方,所述微透镜组包括多个微透镜单元,且所述微透镜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微透镜单元的中心与所述显示单元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从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位置到边缘位置逐渐增加;
液体透镜,设置于所述微透镜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用于通过改变入射光的相位来实现悬浮图像的多层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微透镜组以及液体透镜,其中,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单元,微透镜组位于显示面板出光侧的上方,微透镜组包括多个微透镜单元,且微透镜单元与显示单元一一对应设置,微透镜单元的中心与显示单元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从显示面板的中心位置到边缘位置逐渐增加,液体透镜设置于微透镜组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用于通过改变入射光的相位来实现悬浮图像的多层显示,使得显示装置呈现的悬浮图像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可变,实现了显示装置的多层悬浮显示,进而达到立体动态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虚线A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1中虚线AB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光调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4中虚线CD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液晶光调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液晶光调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沿图7中虚线EF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包括图8所示液晶光调制器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液晶光调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包括图10所示液晶光调制器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润湿式可变焦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沿图12中虚线GH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沿图12中虚线GH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电式可变焦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沿图15中虚线IJ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单元;
微透镜组,所述微透镜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上方,所述微透镜组包括多个微透镜单元,且所述微透镜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微透镜单元的中心与所述显示单元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从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位置到边缘位置逐渐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87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纤合成革新型涂层含浸联合机
- 下一篇:一种成像系统以及成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