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配件自动推料的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93550.1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0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翁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图冠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5/04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吴晓微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配件 自动 冲压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配件自动推料的冲压模具,包括平行设置的底板和顶板,还包括设于底板和顶板之间的平稳升降机构、设于顶板底部的缓冲机构以及设于底板内部的自动推料机构;所述平稳升降机构包括两组竖直安装于底板顶部的液压缸和定位板,其中两组液压缸和定位板位于顶板的两侧,液压缸的顶部活塞杆上安装有U形架,U形架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滑轮,滑轮上缠绕有两组钢绳,且钢绳的一端对应连接于底板的顶部两侧,钢绳的另一端对应连接于顶板的两侧,顶板的两侧还均转动安装有齿轮,定位板靠近顶板的一侧均设有齿条。本发明设计合理,冲压精度高,保护汽车配件不受损坏,实现自动推料的目的,提高汽车配件的冲压效率和加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配件自动推料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当今高强钢、超高强钢很好的实现了车辆的轻量化,提高了车辆的碰撞强度和安全性能,因此成为车用钢材的重要发展方向。但随着板料强度的提高,传统的冷冲压工艺在成型过程中容易产生破裂现象,无法满足高强度钢板的加工工艺要求。在无法满足成型条件的情况下,目前国际上逐渐研究超高强度钢板的热冲压成形技术。该技术是综合了成形、传热以及组织相变的一种新工艺,主要是利用高温奥氏体状态下,板料的塑性增加,屈服强度降低的特点,通过模具进行成形的工艺。
现有的用于汽车配件自动推料的冲压模具结构复杂,使用性能较为单一,存在以下缺点:
1、通常利用钻头直接冲压,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对汽车配件造成损伤,并且易受到外界的振动力影响导致冲压的精准度降低;
2、通常利用人工手动进行卸料,较为繁琐,并且耗时耗力,影响汽车配件的加工效率,另外,市场上的一些自动推料的冲压模具一般是设置多个顶升机构,并利用多个驱动顶升机构的驱动设备同时工作,这种方式难以保证多个顶升机构工作时的同步性,并且成本较高,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配件自动推料的冲压模具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冲压精度低,易对汽车配件产生损伤,并且无法在加工完成后进行自动推料,影响冲压模具加工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配件自动推料的冲压模具。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汽车配件自动推料的冲压模具,包括平行设置的底板和顶板,底板位于顶板的正下方,还包括设于底板和顶板之间的平稳升降机构、设于顶板底部的缓冲机构以及设于底板内部的自动推料机构;
所述平稳升降机构包括两组竖直安装于底板顶部的液压缸和定位板,其中两组液压缸和定位板位于顶板的两侧,液压缸的顶部活塞杆上安装有U形架,U形架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滑轮,滑轮上缠绕有两组钢绳,且钢绳的一端对应连接于底板的顶部两侧,钢绳的另一端对应连接于顶板的两侧,顶板的两侧还均转动安装有齿轮,定位板靠近顶板的一侧均设有竖直设置的齿条,且齿条与齿轮啮合;
所述底板的顶部中间位置设有下模座,所述底板和下模座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落料口,底板上还设有围绕落料口设置的推料腔以及位于推料腔一侧的动力腔,其中推料腔与动力腔连通,自动推料机构设于推料腔内,自动推料机构包括四个与下模座滑动连接的推料柱,推料腔内还设有位于推料柱两侧的导向杆和螺杆,导向杆和螺杆之间连接有与推料柱固定连接的活动板,且活动板与螺杆螺纹垂直连接,推料腔内还设有第一导轮组,所述动力腔内设有第二导轮组和第三导轮组,第一导轮组、第二导轮组和第三导轮组依次连接有传送带。
优选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限位板、缓冲柱和弹簧,其中限位板固定安装于顶板的底端中间位置,限位板和缓冲柱垂直滑动连接,弹簧套设于缓冲柱的外侧,顶板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且缓冲柱的一端延伸至通孔内,限位板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冲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图冠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图冠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35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