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加速度载荷谱的汽车零部件损伤评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91454.3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7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善政;郑松林;赵礼辉;于维一;马健君;李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G01M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加速度 载荷 汽车零部件 损伤 评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估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加速度载荷谱的汽车零部件损伤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的路况通常不是唯一的,而是若干种路况随机变化的。各个路况对零部件造成的损伤也是不同的。例如扭曲路使汽车产生强烈扭曲,对车架结构的强度和干涉影响较为严重;在卵石路上行驶时,不光会引起车轮垂直跳动,还对转向与行驶系统造成较大的纵向及横向冲击。因此,我们需要对汽车的零部件进行监控,从而能够对汽车易损伤零部件进行重点检查保养,进而提高保养维护的精准度和汽车安全性。
但是,现有技术只是利用图像进行路况识别或只用来识别路况情况,然而图像识别误差较大会导致路况识别不准确,另外,只识别路况信息会忽略行驶于道路上的汽车车的损伤与路况之间的关系,进而无法评估汽车在各路况行驶时的损伤分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加速度载荷谱的汽车零部件损伤评估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加速度载荷谱的汽车零部件损伤评估系统,对目标汽车的车轮及主要零部件进行检测从而对目标汽车的零部件损伤进行评估,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数据检测部,包括分别设置在每个车轮的轴头位置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和安装在主要零部件上的应变片,用于检测每个车轮的轴头加速度载荷和主要零部件的应变载荷;数据收集部,收集轴头加速度载荷和应变载荷的数据,并在收集一定时间后得到轴头加速度载荷谱以及应力-寿命曲线和应力-循环次数曲线;数据处理部,对轴头加速度载荷谱以及应力-寿命曲线和应力-循环次数曲线进行计算处理,分别得到特征值和零部件损伤数据;数据分析部,包括模型存储单元和模型分析单元,模型存储单元存储有汽车轴头加速度—路况识别模型和路况—零部件损伤模型,模型分析单元将特征值导入模型存储单元从而分析得到各零部件损伤情况;以及报告输出部,与数据分析部连接,根据各零部件损伤情况输出零部件评估报告。
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加速度载荷谱的汽车零部件损伤评估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数据分析部还包括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汽车轴头加速度—路况识别模型和路况—零部件损伤模型。
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加速度载荷谱的汽车零部件损伤评估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特征值为均方根值特征值、均值特征值和方差特征值。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加速度载荷谱的汽车零部件损伤评估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数据检测部通过加速度感应器检测得到目标汽车的每个车轮的轴头加速度载荷;
步骤2,数据收集部收集轴头加速度载荷得到轴头加速度载荷谱;
步骤3,数据处理部对轴头加速度载荷谱中的轴头加速度载荷进行计算处理,得到特征值;
步骤4,模型分析单元将特征值导入模型存储单元存储的汽车轴头加速度—路况识别模型中,分析得到路况情况数据;
步骤5,模型分析单元将路况情况数据导入模型存储单元存储的路况—零部件损伤模型中,进一步分析得到各零部件损伤情况;
步骤6,报告输出部根据各零部件损伤情况输出零部件评估报告。
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加速度载荷谱的汽车零部件损伤评估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在步骤4中,汽车轴头加速度—路况识别模型的建立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4-1,数据检测部通过加速度感应器检测得到目标汽车在试验场的各典型路况下行驶时的轴头加速度载荷;
步骤4-2,数据收集部收集轴头加速度载荷得到轴头加速度载荷谱;
步骤4-3,数据处理部对轴头加速度载荷谱中的轴头加速度载荷进行计算处理,得到特征值;
步骤4-4,模型建立单元根据典型路况和特征值的关系整理出汽车轴头加速度与路况之间关系,从而建立汽车轴头加速度—路况识别模型;
步骤4-5,模型存储单元对汽车轴头加速度—路况识别模型进行存储。
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加速度载荷谱的汽车零部件损伤评估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在步骤5中,路况—零部件损伤模型的建立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5-1,数据检测部通过应变片检测得到目标汽车在试验场的各典型路况下行驶时的应变载荷;
步骤5-2,数据收集部收集应变载荷得到应力-寿命曲线和应力-循环次数曲线;
步骤5-3,数据处理部对应力-循环次数曲线相对于应力-寿命曲线的位置进行计算处理,得到零部件损伤数据;
步骤5-4,模型建立单元根据典型路况和零部件损伤数据的关系整理建立单元建立路况—零部件损伤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14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抗冲击性能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煤岩体轴向震动加载的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