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震救援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7905.6 | 申请日: | 2017-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3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萧县木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2 | 分类号: | A61M1/02;B62D5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23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救援 | ||
一种地震救援车,包括底座、四个行走部分、四个固定部分、四个支撑部分、输氧部分、输血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行走部分的第一伸缩套筒上面的圆孔固定安装在四个第一舵机连接轴上;所述的四个固定部分的第二伸缩套筒连接板的圆孔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第二舵机连接轴上;通过两个第二液压缸伸长带动输血部分向前移动,通过第九液压缸、第七舵机和第十液压缸协同工作使半圆弧形板子扣到遇难者的手臂上,通过第三步进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进而带动弧形滑块移动,通过四个第十一液压缸收缩带动输血针扎入遇难者血管来输血,实现了及时给失血过多的患者输入,有利于延缓遇难者的伤势便于后面及时治疗,提高了救援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种救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震救援车。
背景技术
地震救援的时候,由于救出的遇难者没有及时得到输氧和输血造成伤势恶化,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急需一种可以集救援与输血输氧于一体的救援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救援车,通过两个第二液压缸伸长带动输血部分向前移动,通过第九液压缸、第七舵机和第十液压缸协同工作使半圆弧形板子扣到遇难者的手臂上,通过第三步进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进而带动弧形滑块移动,通过四个第十一液压缸收缩带动输血针扎入遇难者血管来输血,实现了及时给失血过多的患者输入,有利于延缓遇难者的伤势便于后面及时治疗,提高了救援质量。
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震救援车,包括底座、四个行走部分、四个固定部分、四个支撑部分、输氧部分、输血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行走部分的第一伸缩套筒上面的圆孔固定安装在四个第一舵机连接轴上;所述的四个固定部分的第二伸缩套筒连接板的圆孔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第二舵机连接轴上;所述的四个支撑部分的八个第一滑块分别滑动安装在四个第一燕尾槽里;所述的输氧部分的第四伸缩套筒下面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所述的输血部分的两个第二滑块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二燕尾槽里;所述的第二液压缸顶板与两个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底座包括底板、四个第一燕尾槽、两个齿条、四个第一支撑座、四个第一舵机连接轴、四个第一舵机、四个第二支撑座、四个第二舵机连接轴、四个第二舵机、两个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固定板、两个第二液压缸、两个第二燕尾槽,所述的底板是一个长方形板子,在其上面的前方设有一个凹槽;在底板上面设有两个齿条,其位置在底板上面的左右两侧;在底板上面设有四个第一燕尾槽,其均分成两组,其位置分别在两个齿条内侧;所述的两个一液压缸的缸体底部与底板上面固定连接,其位置在底板上面中间靠后处;在底板上面设有第二液压缸固定板,其位置在底板上面靠右处;所述的两个第二液压缸的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二液压缸固定板内侧;在底板上面设有两个第二燕尾槽,其位置在两个第二液压缸下侧;在底板左右两侧的两个角处各设有一个第一支撑座,所述的第一舵机连接轴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座上面的两个圆孔里,所述的第一舵机竖直向下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座上面,其电机轴与第一舵机连接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在底板下面的四个角处各设有一个第二支撑座,所述的第二舵机连接轴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撑座上面的圆孔里;所述的四个第二舵机水平放置,其侧面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第二支撑座内侧面,其电机轴与第二舵机连接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萧县木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萧县木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79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