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康熙釉里红色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釉里红瓷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7735.1 | 申请日: | 2017-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2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其江;计颖;张茂林;吴军明;吴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8/14 | 分类号: | C03C8/14;C04B4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334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康熙 釉里红 色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釉里红瓷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康熙釉里红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按重量百分比称量组分原料:孔雀石12%~15%、石灰石46%~52%、高岭土10%~13%、石英15%~18%、硼砂5%~8%、氧化锡3%~4%,各组分百分比之和为100%;然后将组分原料通过湿法混合、干燥、煅烧、粉碎、湿法球磨、漂洗、干燥获得所述康熙釉里红色料,其中煅烧温度范围为:1280~1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熙釉里红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混合工艺为:将色料配方的组分原料混合后,以料:球:水比例为1:2:0 .8~1 .0装入球磨设备内球磨2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熙釉里红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的工艺方法为:用2~3小时慢火升温,使所述组分原料达到450~500℃;然后用4~4 .5小时将组分原料的温度升至1280~1300℃,并保温1~1 .5小时,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熙釉里红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球磨工艺为:将粉碎后的料以质量比料:球:水为1:2:1 .2~1 .4的比例装入球磨设备内球磨20~24小时,球磨后料的细度达到万孔筛的筛余为0 .05%以下,所述万孔筛的目数≥1000目。
5.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合成的釉里红色料在釉里红瓷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方法为:将所述釉里红色料绘制在高白泥坯体上,然后再在坯体表面施上透明釉料,干燥后在还原气氛下于1290~1310℃烧成获得釉里红瓷制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釉里红色料在釉里红瓷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白泥的化学组成质量百分含量为:SiO2 67 .5%~68 .5%、Al2O3 25 .5%~26 .5%、K2O 3 .2%~3 .7%、Na2O 1 .3%~1 .6%、CaO 0 .4%~0 .6%、MgO 0 .1%~0 .2%、Fe2O3 0 .8%~0.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釉里红色料在釉里红瓷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釉料的化学组成质量百分含量为:SiO2 72%~73%、Al2O3 14%~15%、K2O 3%~3 .5%、Na2O2%~2 .3%、CaO 7%~7 .5%、MgO 0 .1%~0 .2%、Fe2O3 0 .9%~1 .1%。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釉里红色料在釉里红瓷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釉里红色料分散在羟丙基纤维素和柠檬酸钠的水溶液中形成陶瓷彩绘颜料,然后将所述陶瓷彩绘颜料绘制在高白泥坯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釉里红色料在釉里红瓷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羟丙基纤维素和柠檬酸钠的水溶液中,羟丙基纤维素的浓度为10~30mmol/L,柠檬酸钠的浓度为12 .5~20 .0m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德镇陶瓷大学,未经景德镇陶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773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水过滤器的筒状过滤网结构
- 下一篇:一种农业用水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