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大葱抗紫斑病的大葱高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4003.7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1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盛世光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大葱 紫斑 高效 肥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大葱抗紫斑病的大葱高效肥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葱味辛,性微温,具有发表通阳、解毒调味,大葱中的各种维生素能保证人体激素正常分泌,还能有效刺激性欲,从而“壮阳补阴”壮阳补阴,同时大葱富含维生素C,有舒张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香葱所含的果胶,可明显地减少结肠癌的发生,有抗癌作用。葱内的蒜辣素也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葱还含有微量元素硒,可降低胃液内的亚硝酸盐含量,对预防胃癌及多种癌症有一定作用。
大葱紫斑病是大葱的最重要病害。除为害葱外,还为害洋葱、蒜、韭菜,主要侵害叶片和花梗,偶可为害鳞茎。发病初期,病斑小,略凹陷,后逐渐变大,椭圆形或梭形,褐色到紫色。潮湿时病斑上生黑色霉层,并有同心轮纹,病部易折断。大葱和洋葱上的病斑紫褐色,大蒜病斑黄褐色,湿度大时布满黑褐色霉状物,轮纹状排列,重病株叶和花梗枯死。切顶后的鳞茎和颈部受到感染时呈半湿性腐败,组织变红或黄,渐呈暗褐或黑色。贮藏期可继续发博。
紫斑病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体内、种苗上或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也可以继续为害贮存的葱。在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从寄主的伤口、气孔或表皮侵染所致。温暖、潮湿利于发病,管理粗放、排水不良、阴雨连绵、密度过大、长势衰弱等发病较重。
紫斑病病菌发病时间长,且易容易发生变异,等大葱发病之后再进行治疗极易提高紫斑病病菌的抗药性,不利于大葱紫斑病的防治。常用的大葱紫斑病防治药物采用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硫酸铵、氯化铵等药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大葱紫斑病易发难治,病菌变异速度快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大葱抗紫斑病的大葱高效肥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发酵时间短、缓释控病害因子在制备过程中不受影响,缓释控病害因子释放时间长,可长时间防治大葱紫斑病。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所述高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及可溶性小分子壳聚糖用水混合后放入超声波中,超声处理使其分散均匀后;之后加入甲叉丁二酸、二氢杨梅素、淀粉微球继续超声,干燥后得到易吸收利用的缓释控病害因子备用;
(2)用食用菌废料、酒糟用水混合搅拌均匀,发酵24h,低温干燥后得到复合粉备用;
(3)将硫酸镁、磷酸氢钾、硫酸铵、微量元素、生物复合菌剂用水混合搅拌均匀得营养液备用;
(4)将草木秸秆与塘泥或者河底稠泥混合均匀后密封煅烧后活化得到活化粉备用;
(5)将植物叶和鸡血藤根、甘蔗渣干燥后研磨成粉,过筛,加入步骤(4)中得到的活化粉混合均匀得到堆肥,备用;
(6)将活化粉、植物叶粉、复合粉用水混合搅拌均匀之后,堆肥腐熟20-25天,摊开通风晾晒3-4d后均匀撒入营养液,再拌入缓释控病害因子,搅拌均匀,并调整水分含量为总重量的24.2~24.5%,之后挤压造粒得到直径为2.5~3mm的颗粒。
其中,步骤(1)中所述超声处理方法为采用100Hz~200Hz的超声波频率超声1min,间隔30s,重复5~8次,加入甲叉丁二酸、二氢杨梅素、淀粉微球后超声处理为采用100Hz~200Hz的超声波频率超声1min,间隔30s,重复10~15次。
步骤(1)中所述干燥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干燥,使其干燥成粉迅速,粉末粒度小,使其不易团聚成块且不破坏各组分的活性。
步骤(3)中所述微量元素包括铜、锌、铁、镁,铜:锌:铁:镁质量比为:1:2:5:2。
所述食用菌废料为按照1:1比例混合的食用菌生料废料和熟料废料。所述食用菌生料废料中含有大量菌丝和微生物,食用菌熟料由于经过高温,其发酵速度更快。食用菌生料熟料混用,加入高效肥料中,不仅能丰富高效肥料的营养元素,还能提高其发酵速度,缩短发酵堆肥时间。
步骤(5)中所述植物叶包括竹叶、松针、苜蓿叶、荷叶、柿子叶、梧桐叶中的一种或多种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盛世光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盛世光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40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