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再生毛囊的皮肤再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3072.6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2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马列;李陆艳;张兵;高长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38 | 分类号: | A61L27/38;A61L27/24;A61L27/20;A61L27/50;A61L27/54;A61L27/56;A61L27/6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毛囊 皮肤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再生毛囊的皮肤再生材料,其特征在于,它由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以及基因载体/表达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质粒DNA(pDNA-HGF)纳米粒子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生毛囊的皮肤再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因载体/pDNA-HGF纳米粒子、BMSC通过多点注射的方法先后注入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生毛囊的皮肤再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二代BMSC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生毛囊的皮肤再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因载体采用脂质体、高分子基因载体或病毒基因载体。
5.一种可再生毛囊的皮肤再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500μg/mL的pDNA-HGF质粒溶液,按照DNA(μg):基因载体(μL)=1:2的比例混合,制备基因载体/pDNA-HGF纳米粒子悬液;
(2)将胶原和壳聚糖分别溶于3%(w/v)的乙酸水溶液中,分别得到终浓度为0.5%(w/v)的胶原和壳聚糖溶液;将胶原和壳聚糖溶液以9:1的体积比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胶原-壳聚糖溶液;向其中加入戊二醛溶液,使戊二醛的终浓度为0.01%-0.04%(w/v),置于37℃反应4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真空脱泡后,注入24孔板,置于-20℃2h,冷冻干燥后得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
(3)采用多点注射的方法,以20-60μg/支架的量将纳米粒子悬液与胶原-壳聚糖支架复合,置于37℃孵育4h,获得基因活性支架;
(4)采用多点注射的方法,将浓度为1×106-5×106/ml的BMSC细胞悬液与基因活性支架复合,置于37℃孵育4-12h,更换含10%FBS的培养基,即获得可再生毛囊的皮肤再生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30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