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离提纯2;6-萘二甲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2495.6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4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蔡立鑫;郭艳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51/42 | 分类号: | C07C51/42;C07C6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萘二甲酸 分离提纯 脱色 结晶溶剂 溶解液 产品纯度 固液分离 冷却结晶 完全溶解 不溶物 纯白色 高纯度 色度差 重结晶 可用 洗涤 溶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提纯2,6‑萘二甲酸的方法,先将粗2,6‑萘二甲酸溶解于结晶溶剂中,除去不溶物后,对溶解液进行脱色,再对脱色后的溶解液进行冷却结晶,得到晶体Ⅰ,再将晶体Ⅰ完全溶解于结晶溶剂中,然后进行重结晶,得到晶体Ⅱ,经固液分离、洗涤、干燥得到纯白色、高纯度的2,6‑萘二甲酸产品。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品纯度低、色度差、结晶时间长、分离提纯效率低的问题,可用于2,6‑萘二甲酸的分离提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提纯2,6-萘二甲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2,6-萘二甲酸(2,6-NDA)是制备新型聚酯PEN以及液晶高分子聚合物LCP 的重要原料,其制备方法主要有2,6-二甲基萘氧化法、2,6-二异丙基萘氧化法、 2-甲基萘酰化氧化法、Henkel法、羧基转移法等。上述制备方法所得的2,6-NDA 为均粗产品,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杂质,需进一步分离提纯方可满足后续聚合反应制备PEN和LCP的要求。
2,6-NDA的分离提纯方法主要有酯化水解法、催化加氢法、重结晶法等。酯化水解法是先通过酯化反应将2,6-NDA制成2,6-NDC,然后对2,6-NDC进行分离提纯,最后再通过2,6-NDC的水解制备高纯度的2,6-NDA。由于提纯后的 2,6-NDC可直接作为生产PEN的单体使用,因此经酯水解制备高纯的2,6-NDA,再用于PEN生产,技术路线欠合理,成本很高,缺乏竞争力。催化加氢法是先对粗2,6-NDA进行高温催化加氢预处理,将杂质转化为2,6-NDA或其它易于分离的组分,然后通过结晶法制备高纯度2,6-NDA,该方法产品纯度高,而且变废为宝,可使溴代-2,6-NDA几乎全部转化为2,6-NDA,提高了产品收率,但是催化加氢法的反应条件较为苛刻(高温、高压),而且需要使用贵金属催化剂。
CN102070442提出了一种2,6-NDA加合结晶分离提纯的方法,避免了催化加氢过程,但是该方法也有一些不足之处:1)结晶时间长、效率较低。2)提纯效果有限。3)脱色效果有限。综上所述,现有的分离提纯2,6-NDA的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提高产品的纯度、色度,以及分离提纯过程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分离提纯2,6-NDA的方法中存在的产品纯度低、色度差、结晶时间长、分离提纯效率低等问题,提供一种新颖的分离提纯2,6-NDA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如下:将原料粗2,6-萘二甲酸与
结晶溶剂混合,使其中的2,6-萘二甲酸充分溶解于结晶溶剂中,然后除去不溶物,得到溶解液Ⅰ;利用脱色剂对溶解液Ⅰ进行脱色,然后对脱色后的溶解液Ⅰ进行冷却结晶,经固液分离得到晶体Ⅰ和结晶母液Ⅰ;将晶体Ⅰ与结晶溶剂混合,使其完全溶解得到溶解液Ⅱ,对溶解液Ⅱ进行冷却结晶,经固液分离得到晶体Ⅱ和结晶母液Ⅱ;对晶体Ⅱ进行干燥,得到2,6-萘二甲酸产品。
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结晶溶剂、饱和结晶溶剂、碳原子数为1~6的低碳醇、或水作为洗涤液,对晶体Ⅱ进行洗涤,优选采用打浆洗涤,更优选使用甲醇、乙醇、或水作为洗涤液进行打浆洗涤。
上述技术方案中,对溶解液Ⅰ、溶解液Ⅱ进行脱色,脱色剂包括颗粒活性炭、粉末状活性炭、硅藻土、或活性氧化铝。
上述技术方案中,对原料粗2,6-萘二甲酸进行溶解之前,对其进行洗涤,以除去残留的催化剂、水溶性杂质等,所用洗涤剂包括醋酸、或水。
上述技术方案中,溶解液Ⅰ的结晶过程为冷却结晶过程,所得晶体Ⅰ为2,6- 萘二甲酸与结晶溶剂的加合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溶解液Ⅱ的结晶过程为冷却结晶过程,所得晶体Ⅱ为2,6- 萘二甲酸。
上述技术方案中,溶解液Ⅰ的结晶终点温度低于加合物的生成温度,溶解液Ⅱ的结晶终点温度高于加合物的分解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24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中链脂肪羧酸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联苯乙酸粗品精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