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折叠天线的伺服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9654.7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8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凌艳;谭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G05B19/042;H01Q1/08;H01Q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新致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7 | 代理人: | 谭德兵 |
地址: | 61001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折叠 天线 伺服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折叠天线的伺服控制系统,包括微处理机系统和检测模块,所述微处理机系统配置有开关量输入接口、开关量输出接口、CAN通信接口,所述检测模块将检测到的信号通过开关量输入接口接入微处理机系统,所述开关量输出接口连接电磁阀驱动电路,所述CAN接口连接人机界面和上位机;还包括输入输出逻辑互锁电路,所述输入输出逻辑互锁电路与微处理机系统连接并控制和测量电路。本发明充分运用机电、液在控制领域各自的优势,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并运用CAN总线将整个系统串联在一起,达到快速架设或撤收目的,节约了人力成本,使雷达具备了高机动性,推广应用价值大,前景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叠天线伺服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折叠天线的伺服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伺服系统(servomechanism)又称随动系统,是用来精确地跟随或复现某个过程的反馈控制系统。伺服系统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或给定值)的任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它的主要任务是按控制命令的要求、对功率进行放大、变换与调控等处理,使驱动装置输出的力矩、速度和位置控制非常灵活方便。在很多情况下,伺服系统专指被控制量(系统的输出量)是机械位移或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反馈控制系统,其作用是使输出的机械位移(或转角)准确地跟踪输入的位移(或转角),其结构组成和其他形式的反馈控制系统没有原则上的区别。
就目前而言,现有的大口径抛物面折叠天线一般采用固定式安装方式或手动折叠的方式。但此整机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如下问题:
(1)天线架设时间长,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来完成天线架设。
(2)机动性不高,不能转移阵地或者转移阵地代价太大。
(3)天线所有信号都连接到伺服控制箱,线缆繁杂,冗余,不利于维修。
(4)伺服系统控制界面单一,人机交互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折叠天线的伺服系统,实现天线装置自动举升/倒伏、天线自动展开/收藏、馈源展开及收藏功能。控制箱接收控制盒控制命令,检测状态信号,控制执行系统的电磁换向阀,驱动执行元件完成天线的举升、旋转、折叠、锁紧等动作;充分运用机电、液在控制领域各自的优势,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并运用CAN总线将整个伺服系统连接在一起,达到快速架设或撤收目的,节约了人力成本,使雷达具备了高机动性,推广应用价值大,前景良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折叠天线的伺服控制系统,包括微处理机系统和检测模块,所述微处理机系统配置有开关量输入接口、开关量输出接口和CAN通信接口,所述检测模块将检测到的信号通过开关量输入接口接入微处理机系统,所述开关量输出接口连接电磁阀驱动电路,所述CAN接口连接人机界面和上位机;
还包括输入输出逻辑互锁电路,所述输入输出逻辑互锁电路与微处理机系统连接控制和测量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的检测模块与开关量输入接口之间以及开关量输出接口与电磁阀驱动电路之间均连接有光电隔离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的检测模块的检测对象包括主油压压力信号、馈源展开与收藏信号、天线举升与倒状信号、天线锁紧与解锁信号、油压液位信号、开关量控制信号,所述主油压压力信号依次串联模拟信号调理电路和AD转换电路后接入微处理机系统,所述馈源展开与收藏信号、天线举升与倒状信号、天线锁紧与解锁信号、油压液位信号、开关量控制信号经光电隔离电路连接开关量输入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磁阀驱动电路实现天线换向阀控制和油泵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的开关量输入接口设置有控制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的开关量输出接口设置有继电器触点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96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