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尘汽车惰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6274.8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4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蒋青弟;周民;王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瑞德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36 | 分类号: | F16H55/36;F16C33/78;F16J15/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尘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皮带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尘汽车惰轮。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机械基础件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作为基础件之一的轴承也必须满足行业发展的要求,轴承越来越追求“高精度、高转速、低扭矩、长寿命、系统化”;其中系统化(配套件的集中程度)在最近发展中越来越快,它体现在产品的整个设计、加工、采购、组装、管理等环节中,尤其是在汽车发动机领域里面,惰轮随皮带在汽车的发动机舱里面长期的转动,由于机舱的非密封结构并且由于车辆行驶中空气流动产生的负压会使得外界中的灰尘和杂质带入发动机舱中,惰轮由于裸露在外更容易受到灰尘和杂质的入侵附着,进入惰轮轴承内部,导致轴承滚动件表面受损,造成轴承游隙变大,对皮带的支撑作用变的不稳定,最终导致发动机功率输出变差,故本发明设计一种防尘除尘汽车惰轮,提供三级防尘和除尘的效果,通过防尘盖和除尘槽以及惰轮壳体的配合,使得进入惰轮的灰尘排出或者积累于防尘盖的储尘部,保护轴承的寿命,便于除尘,提供惰轮更好的传动,减少汽车的燃油损耗,更好的实现能量的转换,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防尘汽车惰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防尘盖,所述壳体包括对称设置的壳体翻边和对称设置的凸圆台,所述凸圆台与所述壳体翻边连接处设置有除尘槽,所述防尘盖包括防尘盖翻边,储尘部和结合部,所述防尘盖翻边的直径大于所述凸圆台的外径,所述防尘盖翻边的直径小于所述壳体翻边的直径。
由此,所述防尘盖包覆所述凸圆台,并且之间留有间隙,留的间隙的宽度小于所述除尘槽的宽度的一半,形成第一级防尘除尘,当惰轮在高速运转过程中,外界灰尘首先会接触所述壳体和所述壳体翻边,然后逐渐的积累在所述除尘槽中,由于高速的离心运动,灰尘会逐渐的聚集在所述壳体翻边的外侧面,所述壳体翻边的内侧面被所述防尘盖翻边包覆,且所述壳体翻边的内侧面与所述凸圆台固接,所述防尘盖翻边的包覆形成惰轮的二级防尘。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结合部设置有卸尘弧面,所述卸尘弧面和所述防尘盖翻边通过所述储尘部连接。
由此,所述卸尘弧面的倾斜角度为45度,由于所述防尘盖在所述惰轮运动过程中不随着惰轮的运动而运动,所以穿过二级防尘保护的灰尘即在防尘盖内部的灰尘会随着离心运动,通过45度的所述卸尘弧面最终进入所述除尘部,45度既能够保证不影响轴承的工作,也能够使得灰尘更好的进入所述储尘部,提高轴承工作的寿命和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除尘槽存在有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内侧面与所述防尘盖翻边之间设置有2~3毫米的间隙,在配合使用下能够保证互相不干涉的同时形成二级防尘,所述外侧面的倾角为α,α角优选为10度,在惰轮转动过程中,进入所述除尘槽的灰尘在离心运动的作用下更好的沿着外侧面滑出惰轮,形成惰轮的初步防尘和除尘。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通过弧形槽连接。
由此,所述弧形槽可以用于档尘和除尘,和所述外侧面的圆润过渡更好的利于除尘。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两个所述壳体翻边的外缘处于同一圆柱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防尘盖对称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壳体通过孔用挡圈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凸圆台数量为2,并且对称设置的左凸圆台的宽度大于右凸圆台的宽度,防呆设计的同时便于所述轴承的安装与固定。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计一种防尘汽车惰轮,提供三级防尘和除尘的效果,通过防尘盖和除尘槽以及惰轮壳体的配合,使得进入惰轮的灰尘排出或者积累于防尘盖的储尘部,保护轴承的寿命,便于除尘,提供惰轮更好的传动,减少汽车的燃油损耗,更好的实现能量的转换,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尘汽车惰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壳体翻边;12-除尘槽;121-内侧面;122-外侧面;123-弧形槽;13-凸圆台;2-防尘盖;21-防尘盖翻边;22-储尘部;23-结合部;231-卸尘弧面;3-轴承;4-孔用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瑞德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瑞德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62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