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或延长铅酸蓄电池或电池组使用寿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5570.6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2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春晓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延长 蓄电池 电池组 使用寿命 方法 | ||
1.一种提高或延长铅酸蓄电池或电池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铅酸蓄电池或/和铅酸蓄电池组的正极、负极进行极性反转及其后的充电或充放电操作,该操作进行或被进行的总累计次数为≥2次,所述将正极、负极进行极性反转及其后的充电或充放电操作,即,将正电极、负电极进行极性反转,并在该极性反转后,将经过该极性反转的电极进行充电或充放电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或延长铅酸蓄电池或电池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铅酸蓄电池或/和铅酸蓄电池组的正、负极进行极性反转及其后的充电或充放电操作,包括将铅酸蓄电池或/和铅酸蓄电池组的电极进行极性反转,并在该极性反转后,使经过该极性反转的电极进行如下电化学反应:使该极性反转前为正极的电极在该极性反转后进行铅酸蓄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使该极性反转前为正极的电极其所含有的铅氧化物、碱式硫酸铅、硫酸铅在该极性反转后进行电化学还原反应、使该极性反转前为负极的电极在该极性反转后进行铅酸蓄电池正极电极反应,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或延长铅酸蓄电池或电池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正、负极进行极性反转及其后的充电或充放电操作,包括使所述正、负极极性反转及其后的充电或充放电操作与所述铅酸蓄电池或电池组的工作,彼此穿插、交替地进行,并使所述铅酸蓄电池或电池组在工作时,其原来的正极、原来的负极处于以下三种电极工作状态中的一种:(1)原来的正极始终作为正极进行工作,原来的负极始终作为负极进行工作;(2)原来的正极始终作为负极进行工作,原来的负极始终作为正极进行工作;(3)原来的正极有时作为正极进行工作、有时作为负极进行工作,相应地,原来的负极有时作为负极进行工作、有时作为正极进行工作;所述其原来的正极、原来的负极为,在没有被进行过任何所述正极、负极极性反转及其后的充电或充放电操作时,所述铅酸蓄电池或电池组的正极、负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或延长铅酸蓄电池或电池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正、负极进行极性反转及其后的充电或充放电操作包括:进行连续两次或连续偶数次的正、负极极性反转及其后的充电或充放电操作、进行单次或连续奇数次的正、负极极性反转及其后的充电或充放电操作,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或延长铅酸蓄电池或电池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铅酸蓄电池组,所述正、负极极性反转及其后的充电或充放电操作包括区分操作,即仅对铅酸蓄电池组中的某一个单电池单独地进行所述正、负极极性反转及其后的充电或充放电操作,或者仅对铅酸蓄电池组中的某些单电池进行所述正、负极极性反转及其后的充电或充放电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或延长铅酸蓄电池或电池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正、负极进行极性反转及其后的充电或充放电操作包括进行脉冲充电或/和放电的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提高或延长铅酸蓄电池或电池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充电或/和放电包括正脉冲、负脉冲、正负脉冲混合脉冲充电或/和放电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或延长铅酸蓄电池或电池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正、负极极性反转及其后的充电或充放电操作之前,还可以对铅酸蓄电池或电池组进行正、负极极性反转前的放电或/和充电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提高或延长铅酸蓄电池或电池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极性反转、极性反转后的充电或充放电操作或极性反转前的放电或/和充电操作可以根据某物理量值、数量值、化学量值以及它们的变化值、计算值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设置、测量、信号采集、计算结果而开始或停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提高或延长铅酸蓄电池或电池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理量值包括电压值、电流值、电流密度值、电量值、容量值、功率值、时间值、温度值、力值、压强值、密度值、光度值、频率值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数量值包括累计数值、奇数值、偶数值、比例值、电池或/和电池组的充放循环次数值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化学量值包括电池或/和电池组的酸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春晓,未经杨春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557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