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闪蒸缓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3699.3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7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茂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渤洋管道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06 | 分类号: | B01D3/06;C02F1/06;B22D18/06;B22C9/04;C22C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闪蒸 缓冲 装置 | ||
1.一种闪蒸缓冲装置,包括减压变径、耐磨缓冲桶和耐磨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压变径为锥形设计,减压变径的进口直径小于出口直径,减压变径和耐磨缓冲桶的内壁上均无缝紧密贴合有复合耐磨层,复合耐磨层采用镍铬钼基合金制成,所述的减压变径、耐磨缓冲桶和耐磨盲板之间无缝紧密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闪蒸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压变径的进口一端连接有减压阀,减压阀的内经与贴合有复合耐磨层后的减压变径的内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闪蒸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耐磨层的化学成分为2%的C,1%的Si,32%的Cr,2.5%的Mo,2.2%的Mn,2.5%的Ni,1.5%的Cu,1%的Re。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意一种闪蒸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缝紧密贴合有复合耐磨层的减压变径和耐磨缓冲桶采用消失模真空吸铸工艺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闪蒸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失模真空吸铸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模型制作:利用电阻丝切割装置,将泡塑板材切割成所需的模型,将模型分割成几个部分,然后进行粘贴,使之成为与缓冲装置内壁一样形状的整体泡塑模型;
S2.模型组合成簇:将加工好的泡塑模型与浇冒口模型组合粘结在一起,形成模型簇,这种组合有时在涂料前进行,有时在涂层制备后埋箱造型时进行;
S3.模型涂层:将泡塑模型表面涂一层一定厚度的涂料,形成铸型内壳。其涂层的作用是为了提高EPS泡塑模型的强度和刚度,提高模型表面抗型砂冲刷能力,防止加砂过程中模型表面破损及振动造型及负压定型时模型的变形,确保泡塑模型的尺寸精度;
S4.振动造型:
(1)砂床制备,将带有抽气室的砂箱放在振动台上,并卡紧。底部放入一定厚度的底砂,振动紧实。型砂为无粘结剂、无填加物、不含水的干石英砂;
(2)放置EPS泡塑模型,振实后,根据工艺要求放置EPS泡塑模型组,并培砂固定;
(3)填砂,加入干砂,同时施以振动,时间一般为30~60秒,使型砂充满模型的各个部位,且使型砂的堆积密度增加;
(4)密封定型,砂箱表面用塑料薄膜密封,用真空泵将砂箱内抽成一定真空,靠大气压力与铸型内压力之差将砂粒“粘结”在一起,维持铸型浇注过程不崩散,称之为“负压定型;
S5.浇注置换:实型铸造浇注时,在液体金属的热作用下,液体金属不断地占据EPS泡塑模型位置,向前推进,发生液体金属与EPS模型的置换过程,置换的最终结果是形成铸件;
S6.冷却清理:冷却后,从砂箱中吊出铸件即可,铸件与干砂可自然分离,分离后的铸件放入喷砂机,去除铸件表面粘附的多余沙粒及氧化皮等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渤洋管道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沧州渤洋管道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36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溶剂回收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主装单分散的氧化镥纳米球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