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成多层复合结构的阻尼涂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3234.8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2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伟;周宏达;邸春阳;陶刚;国晓军;刘培礼;刘连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8 | 分类号: | C09D175/08;C09D5/18;C09D7/61;C09D7/65;C09D163/00;C08G18/66;C08G18/48;C08G18/32;B05D7/00;B05D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科教***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成 多层 复合 结构 阻尼 涂料 | ||
1.一种构成多层复合结构的阻尼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两种不同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聚氨酯阻尼涂料层和一种环氧树脂约束涂料层复合而成;
所说的两种不同Tg分别为-60~-40℃、-20~0℃;
所述的阻尼涂料从外到内的复合顺序是:环氧树脂约束涂料层、Tg为-20~0℃的聚氨酯阻尼涂料层、Tg为-60~-40℃的聚氨酯阻尼涂料层;
两种不同Tg阻尼涂料层厚度各为0.8mm~1.2mm,约束涂料层和阻尼涂料层的总厚度与底材厚度比为1.8~2.2;
a)较低Tg-60~-40℃阻尼涂料层:以聚氨酯预聚体作为A组分,所述聚氨酯预聚体的异氰酸酯基含量为1%~4%,由当量为800~1200的聚醚作为羟基组分和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其中,二异氰酸酯当量数是羟基组分当量数的2~2.3倍;以C4~6碳原子的二元醇作为扩链剂,扩链剂与液体阻燃剂、片层状填料共同组成B组分;A组分对B组分的当量比为1~1.2;
所述片层状填料细度为80~400目,液体阻燃剂和片层状填料用量占A、B组分总用量的重量比是50~80%;
b)较高Tg-20~0℃阻尼涂料层:以聚氨酯预聚体作为A组分,所述聚氨酯预聚体的异氰酸酯基含量为9.5%~12%,由当量为400~1500的两种聚醚作为羟基组分和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其中,二异氰酸酯当量数是羟基组分当量数的3~4倍;以C4~6碳原子的二元醇与/或芳香族二胺作为扩链剂,扩链剂与液体阻燃剂、片层状填料共同组成B组分;A组分对B组分的当量比为0.9~1.1;
所述片层状填料细度为80~400目,液体阻燃剂和片层状填料用量占A、B组分总用量的重量比是40~70%;
c)约束涂料层,具有以下质量份的成分和含量:
分子量为200~300的环氧树脂 100份
胺类固化剂 30~40份
阻燃剂 80~150份
其它填料 30~50份
活性稀释剂 5~8份
触变剂 3~5份
偶联剂 1~2份
消泡剂 0.5~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涂料,其特征在于:较低Tg阻尼涂料层中,所说的二异氰酸酯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50、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80/20、多苯基多亚甲基二异氰酸酯PAPI的一种;
所说的二元醇为1,4-丁二醇、新戊二醇、1,4-环己二醇、1,6-己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涂料,其特征在于:较高Tg阻尼涂料层中,所说的二异氰酸酯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50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80/20、多苯基多亚甲基二异氰酸酯PAPI中的一种;
所说的扩链剂是1,4-丁二醇、1,6-己二醇、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MOCA、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E-300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涂料,其特征在于:两种不同Tg阻尼涂料层中,液体阻燃剂是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三(2-氯异丙基)磷酸酯TCPP、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中的一种;
所说的片层状填料是云母粉、石墨、蛭石粉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涂料,其特征在于:约束涂料层中,所说的环氧树脂是E-44或E-51中的一种;
所说的胺类固化剂胺值为300~500;
所说的阻燃剂为氢氧化镁Mg(OH)3、可膨胀石墨EG、氧化锌、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铝Al(OH)3的一种或多种;
所说的其它填料为滑石粉、钛白粉、玻璃纤维、玻璃微珠、重质碳酸钙等的一种或多种;
所说的活性稀释剂为缩水甘油醚类、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说的触变剂为有机膨润土、气相法白炭黑、聚酰胺蜡、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说的偶联剂为有机铬络合物、硅烷类、钛酸酯类和铝酸化合物中的一种;
所说的消泡剂为矿物油类、有机硅类、聚醚类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323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涂饰剂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耐高温胶黏剂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