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地表三维模型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0058.2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8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邓勇;潘圣林;周靖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李美丽 |
地址: | 41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光 数据 地表 三维 模型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地表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构建地表DEM和DOM并将二者融合,形成地表三维模型。DEM构建方法包括:获取点云数据;剔除噪点和过滤植被信息;压缩;每个DEM格网内保留距中心最近的数据点;分块处理;构建地表DEM;将地表DEM保存为GeoTIFF栅格文件。DOM构建方法包括:将激光点云数据的三维坐标和色彩值对应;地表DOM每个网格内最多保留一个点提取颜色;获取激光点云数据的凹包轮廓线,位于轮廓线内的网格填入颜色;将地表DOM保存为GeoTIFF栅格文件。本发明以高密度、真彩色激光扫描点云数据为数据源,利用点云数据的三维坐标和RGB值分别构建地表DEM和地表DOM,融合形成精度高、数据量小、精细度高、真纹理(色彩)的地表三维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地表三维模型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地表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地面激光扫描技术对地形进行扫描,可获取高密度地表点的三维坐标,利用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三维坐标构建地表DEM(数字高程模型)。
第二步,利用安置在激光扫描仪上的相机获取扫描对象的影像数据,利用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RGB值构建地表DOM(正射影像图)。
第三步,将地表DOM和地表DEM进行融合,形成地表三维模型。
激光扫描地形数据具有精度高、密度大等特点,可细致反映地表的起伏状况,而影像信息则可清晰、直观反映出地表附属物如植被、建构筑物等信息,利用高密度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和相应的影像信息构建地表三维模型,可直观、真实再现地表实景,为相关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由于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具有海量、高密度(点间距小)、含噪等特点,在构建地表DEM时,通常采用分块、抽稀的方法,效率低,精度损失大;而激光扫描作业获取的影像数据具有像幅小、畸变大、非正摄(像片倾角大)、数据量大(高清影像)等特点,不能形成有效的地表DOM。因此,直接利用地面激光扫描数据构建地表模型,不能构建带纹理的真三维地表模型。
为有效利用地面激光扫描数据,提高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附加值,促进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发展,本发明设计了基于真彩色激光点云数据的三维地表模型的构建方法。
发明内容
现有方法不能构建带纹理的真三维地表模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了的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地表三维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建立的地表模型具有精度高、数据量小、精细度高、真纹理(色彩)等特点,可为工程规划、设计、三维仿真等应用提供测绘地理信息资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地表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构建地表DEM;步骤B.构建地表DOM;步骤C.将地表DOM和地表DEM进行融合,形成地表三维模型;所述地表DEM构建方法包括:步骤A1.通过点云编辑,获取构建范围内的点云数据,并剔除噪点信息和过滤植被信息;步骤A2.对各DEM格网内的数据点进行压缩,每个DEM格网内保留一个距DEM格网中心最近的数据点;步骤A3.对DEM生成过程进行分块处理并构建地表DEM,根据相关地理信息将地表DEM保存为GeoTIFF栅格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00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