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胺基硅酞菁-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67250.6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6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潘佳宝;李相芝;杨阳;刘久荣;乐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7/10 | 分类号: | C07F7/10;A61K41/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陈桂玲 |
地址: | 2501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纳米材料 氧化石墨烯 胺基硅 酞菁 制备 体外细胞实验 共价键键合 光动力治疗 光热治疗 复合物 癌细胞 活体 小鼠 应用 致死 治疗 表现 | ||
本发明涉及胺基硅酞菁‑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胺基硅酞菁‑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是胺基硅酞菁通过共价键键合到氧化石墨烯上而形成的复合物;该复合纳米材料在体外细胞实验及小鼠活体实验中均表现出了良好光动力治疗和光热治疗的协同作用,提高癌细胞的致死率和治疗效率。本发明还提供所述胺基硅酞菁‑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胺基硅酞菁-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功能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癌症治疗技术。该技术利用光激发癌细胞内部的光敏剂分子,产生高细胞毒性的单线态氧从而在细胞内部杀死癌细胞,而使正常组织免受伤害。它具有微创、低细胞毒性、可重复治疗等优点。近来关于新型的第二代光敏剂-近红外光敏剂的研发已成为光动力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迫切需求,近红外光敏剂可使吸收红移到最佳的治疗窗口。相较于第一代光敏剂,酞菁类化合物的吸收波长较长,有利于治疗更深处的癌症;成分单一,能够精确的控制用量;理化性质稳定,而且在体内的动力学作用比第一代光敏剂卟啉快得多。因此,酞菁类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近红外光敏剂之一。
硅酞菁是中心配位原子为硅的酞菁,与其他金属离子酞菁配合物相比,硅酞菁的生物相容性更好。由于硅酞菁可以在轴向上接入基团进行修饰,增加了酞菁的空间位阻,降低了酞菁分子之间的π-π聚集,使酞菁能够更好的分散在溶剂中,从而更好的发挥光动力治疗的作用。又可以通过接入亲水性的基团来改善酞菁的溶解性,增加其生物相容性。但其应用还仅限于光动力治疗方面。
光敏剂、光和分子氧是光动力治疗的三大基本要素,但癌细胞中是缺氧的,所以当细胞中所有的分子氧转化为单线态氧以后,热疗药物能够继续发挥作用,增加治疗效果。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关于能用于光动力治疗和光热治疗协同作用的硅酞菁类药物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在光动力治疗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癌症治疗的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胺基硅酞菁与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胺基硅酞菁-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作为具有光动力治疗和光热治疗协同作用抗癌药物的应用。
术语说明:
氧化石墨烯,简称GO;
胺基硅酞菁,简称PC;
胺基硅酞菁-氧化石墨烯,简称PG;
二氯硅酞菁,简称SiPcCl2;
常温,具有本领域公知的含义,一般是指25℃±2℃。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胺基硅酞菁-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是将式I所示的胺基硅酞菁通过共价键键合到氧化石墨烯上而形成的复合物,其中,胺基硅酞菁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0.1~8∶1~9;优选的质量比为0.5~4:1,进一步优选质量比为1.5~3:1。
结构式I中,n=0-10;优选的,n=0~5;进一步优选n=0~3。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胺基硅酞菁-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平均粒径为20~500nm;进一步优选的,该复合纳米材料的平均粒径为100~200nm。
本发明中所述胺基硅酞菁原料可以市购,或按现有技术制备。本发明优选的,所述胺基硅酞菁是按以下方法制备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72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屋住宅给水排水沟渠沟壁清理机
- 下一篇:一种矿山分体组装式封闭溜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