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单细胞固定针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65562.3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4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汪夏燕;武园园;邵云龙;王亚楠;张奇;郭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03B23/09;C03B33/085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单细胞 固定 装置 方法 | ||
一种制备单细胞固定针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微加工领域。在涂有涂层的金属螺纹杆的表面平行缠绕镍铬合金丝,缠绕有镍铬合金丝的金属螺纹杆固定在石英片上,缠绕金属螺纹杆的镍铬合金丝的一端固定在石英片上,另一端伸出石英片的边缘再折回到石英片上,在石英片边缘的悬空处形成镍铬合金丝环尖头;镍铬合金丝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线与调压器的输出端连接;带尖端的玻璃毛细管固定到三维调节台上,调整带尖端的玻璃毛细管位于镍铬合金丝环尖头附近,利用调压器调节输出电压,从而控制镍铬合金丝的产热量,制备端口内外径比不同的固定针,可实现对直径为几微米到上百微米的细胞进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单细胞固定针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微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命科学和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单细胞分析现已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元,细胞内基因表达的分析对研究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及疾病监测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生命体发病,很可能是由于细胞内的基因组或基因表达谱在内、外界环境刺激下发生变化,而导致生命体内各种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细胞学研究依赖于大量细胞(103-104个),把群体值作为测量结果。然而研究发现,即使是生活在同一环境、同一组织中的同种细胞,其在基因表达水平上仍存在着很大差异。细胞之间存在异质性,而群体分析会掩盖细胞个体间的差异,因此,单细胞分析就进入了研究人员的视野,并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现阶段单细胞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流式细胞术、显微操作、微流控芯片技术等,每种方法都尤其优势和缺陷。在进行单细胞分析时,对单细胞进行捕获或固定,是进行单细胞分析的重要步骤。
在微流控芯片技术中,进行单细胞分析时,对单细胞进行捕获或固定的方法主要包括:流体动力学、电场力、磁场力、光控等,现这几种方法已经在微流控芯片技术中得到了较多应用。在显微操作中,对单细胞进行捕获或固定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制备的固定针,在固定针尾部施加一个推吸力,来实现对细胞的固定及释放,该种方法在显微操作技术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现阶段的显微操作技术,多研究的是胚胎细胞,或者体积较大的细胞,其细胞直径大多有几十到上百微米,因此,研究中使用的单细胞固定针的尺寸较大,端口外径多在几十微米,端口内经在十几微米及以上。
制作显微操作固定针的原料一般是玻璃毛细管,所使用的玻璃毛细管规格有所不同,使用专门制作固定针的仪器-煅针仪,来制备单细胞固定针,根据研究对象的尺寸不同,所制备固定针端口尺寸存在差异。固定针是对细胞进行固定,既要牢固且又不能伤害细胞,因而固定针的形状、外径和内径相当关键。尖端应绝对平滑,外径和内径不能太大也不太小。内径太大,细胞易被吸入管内或因吸力大而被损害;内径太小,显微操作时细胞容易转动,不利于操作。外径也不能太大,当外径太大的固定针接触操作皿底面时,固定细胞的针口离底面太高,直径较小的细胞即离开操作皿底,显微操作时细胞容易发生旋转,而且可能会失去最佳观察位置。
传统用煅针仪制备单细胞固定针的方法。首先,将毛细管置于拉针仪上,按照实验研究的需求,对拉针仪的参数进行设定,按照设定的参数将玻璃毛细管拉断,拉断的玻璃毛细管将出现尖端。然后,将拉制好的带尖端的毛细管水平装上煅针仪,用毛细管在铂金丝弯内的中点烧一小玻璃珠,大小以刚盖住电热丝为宜,移动玻璃珠至毛细管口径处,使玻璃珠与针刚好接触,打开开关缓慢加热,此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玻璃珠向针尾部移动,当玻璃珠变红,不再移动时,毛细管与玻璃珠接触部分融合,关闭加热开关,随着温度的骤然降低,玻璃珠迅速收缩,针即拉断。最后,将断好针的口部与断针仪的玻璃珠接触,确保二者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开较大距离,逐渐加热,待玻璃珠变红不再移动时,停止加大热力,向玻璃珠方向缓慢移动针,针口径逐渐变小,端口内径缩小至所需尺寸时,关闭加热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55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